产品类别模糊(如何应对)(7)

随波逐流的人群对产品类别的态度是可以预测的,比如大多数十几岁的女孩子都喜欢音乐、化妆品、服饰和时尚杂志。而不依照常规做事的人群对产品类别的态度同样是非常规的。我认识的一个17岁女孩儿喜欢收集有关著名作家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的纪念品,讨厌化妆,拒绝谈论与服饰有关的事情。

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消费者对总体产品类别的描述就能够传达出足够的信息,这就使得产品品牌的细节变得不再重要。同时,请注意,与传统性格测试法相比,通过个人总体消费行为评估个人整体性格的方法要包含更多人类学和文化因素,只是要以一种不同的、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去解读。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一群艾奥瓦州立大学的学者在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带领下,提出了一种关于技术采用的理论。[即“创新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理论,后经杰弗里·摩尔(Geoffrey Moore)的书《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得以普及。]该理论指出,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更容易接受不成熟市场中的陌生产品。根据人类的这种性格倾向,可以为新上市的产品细分出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这种偶然发现的理论及其倡导的细分方案——包括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者——最终成为商界的核心词汇,尤其受到新兴行业里创业型企业的青睐。

最近几年,我突然想到制定另外一种捕捉事物另一面的细分方案,可能会透露更多信息。这里所说的事物的另一面是指:面对已经有过深刻体验的过度成熟的产品类别时,消费者对该类别内过度丰富的产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注意,这些产品类别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熟识度或害怕创新,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倦怠感和质疑。

如果由我来展示这种细分方案的过程,具体如下:

·我把上文提到过的人群划分为第一类,即:产品类别专家。他们非常喜爱某种产品类别,在选择产品时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偏好某种特定品牌。他们确实喜欢精挑细选,对产品很了解、很挑剔,但他们同时也追求多样化,喜欢免费试用品。他们是对产品类别保持忠诚,而不是对类别内的品牌保持忠诚。

·第二类是我所说的“精明的投机主义者”。在某方面,他们和产品类别专家很相似:属于品牌无知型产品类别专家。但投机主义者与产品类别专家的区别在于,他们在消费该类产品时体会不到任何乐趣。投机主义者属于纯粹以交易为目标的消费者,他们对产品类别的态度,几乎可以用“争强好胜”来形容——喜欢打折产品,喜欢讨价还价,喜欢收集小赠品。他们常常会质疑产品类别的现状,对之不抱任何幻想,但仍然会因为利益去认真比较产品之间的差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