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项目管理(1)

项目管理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和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老一代科学家就开始身体力行地推行项目管理。建国初期钱学森院士推行的系统工程和华罗庚院士推行的统筹法(网络计划技术),就是近代以来中国项目管理起步阶段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与世界银行合作,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国际化的项目管理方法,推动了中国项目管理与国际项目管理的接轨。

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钱学森院士家中,看望这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在谈话中,胡总书记高度评价了钱学森提出的系统工程理论(现代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就读过您的有关报告。您这个理论强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就是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这段论述充分肯定了项目管理的科学理念及对治国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开展创新活动就需要提升全社会的项目管理能力。凡创新活动大都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现代项目的根本特性,是不确定性很高的项目,对创新活动的管理是一种高风险的现代项目管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所开展的创新活动,不能单纯使用针对日常运营的职能管理办法,而必须采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