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

近年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为了提高各级党政干部、公务人员的素质,分别制定了《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1?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2006? 2010年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全国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特别是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2006?2010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7]8号文转发了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2010? 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这些文件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认真学习和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要“注重坚持以能力建设为主题,把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公务员的工作实际,确定培训重点和内容,着力培养和提升公务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我国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但是我国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分类情况比较复杂,本书不做详细讨论。为叙述方便,本书中将党的工作干部、国家机关工作干部、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团体干部等(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某些具有行使国家职能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团中的中高层领导者、管理者,也具有党政干部的性质)统称为党政干部。其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是在执行公务,都是人民的公仆。

在近年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党政干部和公务员感到,在诸多能力的培养中,项目管理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我们常会听说,我们所在的城市在招商引资,引进某某项目;一些经济区域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靠项目;或者某个人在说,我正在做某某项目、某某人是项目经理。如此等等。近些年来,在政府工作领域,在我们的身边,项目和项目管理,几乎是当代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都将成为项目”。“项目管理如狂潮般席卷整个经济领域,而且在愈来愈多的领域中体现着非凡的生命力,到处都可见到它的影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