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医疗费再贵,与你何干

A.浮云般的困窘:体弱多病药费贵邻居曹大妈从医院看病回来,生气地说:想花钱就去医院,医疗产业化,去那个地方两三次,我一个月的薪水就没了。其他几个邻居纷纷议论:医院真是不敢去,不管什么症状,至少也要丢个几十块钱给它。我的亲戚老王,四十出头的局级干部,血脂高,又患痛风,钱当然不会少花。他看到我对这些事情不以为然,就问原因。我拿出母亲、妻子和我这几年的体检表,上面结论都是“健康”,邻居们都大为诧异,纷纷围过来请我传授秘诀。

B.云开雾散万里晴:护好心,管好嘴,动好腿我们改变不了难题,只有回避——尽量不要去医院。第一,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情绪促使你产生强大的抵抗力,使得病魔难以入侵。第二,科学饮食。不要天天沉迷于大鱼大肉之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水浒传》中好汉们的生活方式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多发的原因,相信即使在和平时期,他们的寿命也很少超过50岁。不良的生活习惯比贫穷还要可怕很多倍!除非你想变成柔道大力士,否则,一定要多吃粗粮,多吃清淡食物,绝对不可以贪图高蛋白、高脂肪的美味,那些只可偶尔品尝。不要暴饮暴食,每顿饭只吃八成饱,让你的胃轻松一些。我的单位有位刚退休的老科长,身体状况却比30岁的壮汉还健康,上楼梯,刷刷地一步窜好几个台阶。他像苦行僧一样地饮食,喜欢吃玉米、地瓜、洋葱、南瓜、土豆、木瓜、西瓜这些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地瓜、西瓜等有利于排毒,所以身轻如燕。他不抽烟,基本不饮酒。第三,多锻炼身体。那位老科长身体健康的秘诀还包括有氧锻炼。他特别重视锻炼,天天到树林里练习吐纳之术,研究各种功法。即使在工闲期间,他也不忘在办公室里一趟一趟地转圈。他每周都要拉着亲友爬山,登高望远。还有一个例子,我的岳母80岁了,精神矍铄。因为她多年来一直劳动,上了年纪也经常做家务。很多农村老汉,八九十岁了身子骨还硬朗,能下地干活。农民无退休,只要能干活就必须干活。但若从健康长寿的角度看,这却是件阴差阳错的大好事。老虎不会饿死在山上,却可能被养死在动物园。第四,如果可能的话,尽量生活在山村,至少要抽出时间多去几趟。那里的空气好,水好,食物干净。我认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每周都到山区去提水。她说自来水和纯净水都不干净,口感远比不上山上的水。她身体健康,精神也好。真正的成功者,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外出打拼,老年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像陶渊明那样,在世外桃源里,颐养天年。第五,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亲人相亲相爱,即使粗茶淡饭也香甜,这就是神仙日子。第六,相信自己的脑子,相信科学,不要轻信一切忽悠。某健康保健书提倡用偏方——吃生泥鳅治病,结果一位护士照做,导致肠胃中毒发炎。四川有100多位患者也吃了这样的苦头!某些养生类图书打着中医的旗号,否定医学常识,同时夸大人们日常行为对身体的危害,“养生”观点耸人听闻。第七,如果可能的话,请按传统方式,自己种粮,种菜。这些年大多数国家的最大失误就是学习新种植技术,放弃千百年行之有效的农业传统,大规模地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耕种困难。更严重的是,这样种植出来的粮食不如原来的安全。我认识的很多官员,他们退居二线后,都是买块地,自己种植粮食、蔬菜,用人畜粪尿喂地,既锻炼了身体,又保证了健康。如果你能做到以上七条,你与医院的距离将是很远的。

秘诀心得:无限拉大你与医院的距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