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红色文化的教练色彩

先讲一个小故事。

深圳的林总领导着一家不大不小的企业,可他却有着数说不尽的烦恼,因为他的企业更像是一家培训学校——优秀的人才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新人,好不容易能独当一面了,却毫不犹豫地和他拜拜了。于是,在招聘—培训—再见的恶性循环中,一家原本很有希望的企业日渐势微。我们在一起交流时,林总一个劲地抱怨:“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张老师,请你一定要教教我怎么聚拢人心,带好队伍。”

其实,像林总遇到的困扰,很多总裁都曾经有过,甚至现在仍在因此而焦急。那么,怎样才能凝聚人心、带好队伍呢?我建议大家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看一下红色文化的教练色彩。海伦·斯诺曾经指出:“对于毛泽东来说,成功就是赢得人心凝聚人心。”这一结论,鲜明地概括了毛泽东的成功之道。

毛泽东成功地领导了共产党,一支军队,建立了新中国。他集古代儒、法、道、兵等诸家管理思想之大成,继承并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及治国方略的精华,在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管理理论,尤其值得企业管理者学习借鉴。但是,说到学习领袖毛泽东,常常有一种误解,那就是毛泽东只会打仗而不懂经济。

从诸多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毛泽东不但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更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我认为,说毛泽东不懂经济的人,自己才是真的不懂经济。我们知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不光是拼子弹,更是拼经济。如果毛泽东真的不懂经济,他如何支撑长期战争带来的消耗?事实上,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开始探索解决经济封锁的办法;延安时期,他更是通过发动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建国后,毛泽东制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发展思路,从而使新中国走上了自强自立之路。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了两弹一星,开发了大庆油田;铁道兵在宝成线上改写蜀道难的传说,林县人民千军万马战太行……如此业绩,怎一句“不懂经济”能蔽之?可以说,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既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一个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毛泽东的经济思想的指导下,鞍山钢铁公司的工人们发明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办法。如今,它已被美国、日本等国视为学习、研究的楷模。以此看来,毛泽东除了政治家、军事家等头衔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个,即成功的经济学家!

何谓企业家?我认为,企业家首先要有思想家的智慧,其次要有渊博的经营知识;要有有利于社会的愿景和行动,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体魄。企业家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够为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而不是只管自己一家企业乃至只管个人的功成名就。倘若以此来衡量,毛泽东完全符合做一个企业家的标准而且将其做到了极致。当然,如果把“企业”定义为“老板赚钱的机器”,毛泽东肯定不是企业家。如果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若干员工组成的,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目标而组成的生命体,毛泽东无疑是最伟大的企业家,是当代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事实上,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极具竞争力的企业总裁。比如,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阿里巴巴的马云等。这些企业界的“大腕”,都对毛泽东的红色智慧推崇备至,并体现在他们各自的生活及经营活动中。

伟大的企业离不开愿景,毛泽东就非常善于规划愿景。什么是愿景呢?所谓愿景,其实就是盼头。毛泽东为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景,激发着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通过最紧迫的需求激发大家达到目标后,再建立新的愿景——建立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接下来,还有更大的愿景——实现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的部队一路跋涉,来到位于罗霄山脉的永新县三湾村。进村当晚,毛泽东即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他首先分析了第一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自己的军队,并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重大主张,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之后成立的连级支部,实质上成为连队的“战斗堡垒”。我们知道,一个团队能否打硬仗、打胜仗,骨干的作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只要有3%的人勇于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就会改变整个团队的氛围。毛泽东的“把支部建在连上”,无疑把骨干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接下来,毛泽东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筑牢了红军铁打纪律和官兵的精神支柱。而兵民是胜利之本,执行力决定成败!拥有一支与百姓心连心和超强执行力的队伍,为毛泽东的成功夯实了基础!

为了打造一支积极向上的团队,毛泽东坚持选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他选才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在容人方面,毛泽东更是堪称楷模。他能正视其短,区别对待,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短”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不影响长处发挥的短不去苛刻,对那些长处与短处相伴而生且有一定影响者,则大胆使用其长处时帮助克服其短处;对那些短处有明显的危害者,则首先帮助其克服缺点,再将其安排到能发挥其长处的位置上。与此同时,毛泽东在用人时,还能使人的长短各得其所。

“能用众人之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人之智,则无畏于圣人。”作为战略家,毛泽东特别重视将团队建设中的各种“性格”糅在一起。毛泽东的做法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为企业总裁,也应当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否则,将难免发生派系斗争,使团队因此而大伤元气。

毛泽东曾经说过,“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所谓的企业管理,说白了就是如何用人,如何使人尽其才。因为企业的根本就是“人”,没有“人”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企业的发展。如果哪个企业家能够像毛泽那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的企业就一定能够发展壮大!

毛泽东善于赢得人心、凝聚人心,是因为他洞悉历史发展潮流,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他把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按照正确的方针路线,以恰当的政策策略,分期分步骤地适时加以实施。这中间,凝结着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和独有的人格魅力。众所周知,人民解放军敢于打拼,纪律严明,敢于牺牲,热爱百姓……解放军作为一个组织所体现出来的制度设置、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让任何希望组建优秀团队的企业家都望尘莫及。如果把解放军比作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必定能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毛泽东领导人民,把当年中国这个落后的“企业”,转变成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大“企业”,亿万中国人作为这个“企业”的“员工”,斗志昂扬,用心工作,甘于奉献……

跟红色文化学管理,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管理者在直接管理的目标之外,优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育团队成员神圣的使命感。这一点,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的口号,即可窥其一斑:

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抓革命,促生产,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个八零后,我没有赶上那个火热的年代。但是,每当在影视剧中听到这些激动人心的口号,我就恨不得早生几十年,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接受血与火的洗礼,跟随毛泽东干革命。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下中国,很多企业似乎只是为了赚钱。单从这一点来看,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并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企业。

什么是企业?企业就是企图干一番事业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以“人”为细胞,具有像人一样的生命特征。生命型企业的目的,不是现在广泛流行的“赚钱”或“利益最大化”,而是“创造价值,发展人”。

领袖的力量不在于他的权力而在于信仰。 子贡曾向孔子请教使国家富强的要诀,子贡问孔子:老师,如何做一个国家能够强大富足?孔子说:其道有三:道一,要有强大的军队;道二,要有富足的百姓生活;道三,管理要有强大的精神意志力。子贡说:三者当中可否去一?孔子说:可把一强大的军队去掉,人们不喜欢战争。子贡说:二者可以去一?孔子说:把百姓的富足生活去掉,人不怕贫穷。子贡说:那留下的是什么?孔子说:顽强的信念。孔子的回答让我们刻骨铭心:唯有信念可以有无穷的力量。可见,孔夫子把信念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毛泽东在组建团队时,就借鉴了孔夫子信念至上的哲学思想。他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不仅向学员传授知识、技能,而且特别重视传授精神和信仰,从而使整个团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抗日军政大学重在育人,造就的是不仅能理解领导意图、坚决完成任务的指挥员,更多的是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和信仰的骨干力量!从这个层面上讲,毛泽东绝对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团队教练!

万法唯心所造,以人为源,净化企业之魂,将使你的团队充满活力、所向披靡!

一个企业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结果很可能是根本赚不到钱。只有当企业拥有更高目标的时候,参与者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收获,他的积极性才会空前高涨。其实,只要路线对了,利润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因为只有你的路线正确,目标远大,才能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进入倍增状态。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在理顺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始终把企业的近、中、长期目标和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利益紧密相连,尤其对庞大的员工队伍的利益认同、归宿感和人生价值目标观念给以非常实际的回报,从而使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取得成功。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做人,必须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虽然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每天给团队一个希望,就能够把握现在,开创未来!这也是我希望各位能从红色智慧上看到的教练内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