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觉得孙悟空特棒,猪八戒最赖皮,沙僧特老实,唐僧最无用。不是吗?你瞧:孙悟空有七十二番变化,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他大闹天宫,大战牛魔王,三打白骨精……倘若没有孙悟空一路上保驾护航,唐僧凭什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猪八戒就是个老赖皮,动不动就要回高老庄,在师傅面前搬弄是非,还喜欢拈花惹草。沙僧绝对是个老实人,似乎永远都与世无争。唐僧除了念紧箍咒教训孙悟空之外,还人妖不分,没有一点功夫。的确,很多人都会为孙悟空抱不平——唐僧身无长技,动辄就有失人、失身的危险,弄得三个徒弟疲于奔命,凭什么让他当领导?因为他是如来的弟子,还是唐王的御弟?要取经,让孙悟空一个跟头拿来就是,为什么那么费事?
随着年龄渐长,特别是涉足商海之后,我渐渐地“读”懂了《西游记》,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西游记》不只是千古传诵的神话故事,更是一本经典的营销、管理教材。
首先说营销。
《西游记》表面上看是唐僧受唐王所托,到西天求取真经的冒险故事,实则是佛祖如来营销策划的结果。如来推出了他的新作《大乘佛法》,市场定位为普度众生。为了推销他的“真经”,如来委托他手下的业务精英观音为大中华区营销总监,负责开拓大唐市场。观音了解到大唐的最高决策人唐王迷恋道教,而对佛教理论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观音策划了唐王游地府事件,然后乘机游说,说只有派人到西天取经,才能普度众生、消除前孽。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观音通过展示产品价值、表现产品的稀缺性、增加获取的难度等手段,将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即由商家求顾客转变成了顾客求商家,从而使唐王下定决心,派唐僧到西天取经,这才有了《西游记》的故事。
接下来说管理。
如来=董事长,幕后投资人
观音=总经理,操盘授权者
唐僧=你的职业经理人
孙悟空=企业里有能力没态度的人
猪八戒=企业里愿意拉帮结派的人
沙僧=企业里有态度没能力的人
白龙马=企业里安逸不被激励的人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从管理和职场的角度解读《西游记》,而结论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即:孙悟空是业务精英,唐僧是带队伍的好手,沙僧和猪八戒也各有所长。为什么说唐僧是卓越的团队领导人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手下:孙悟空,花果山的美猴王,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怎么看都不是个省事的主。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动不动就嚷着要回高老庄;沙僧,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连只蚂蚁都不敢踩死的唐僧,能将这三位“圣王帅将”调理得服服帖帖,凭的是什么呢?很多人可能会说靠“紧箍咒”,我认为不尽然。唐僧不仅懂得用“紧箍咒”(相当于企业制度)去约束,同时也懂得用文化去推动,比如,为孙悟空做虎皮裙,做人文关怀;比如,要求猪八戒背诵心经,做核心价值观的统一等。
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传》讲的是江湖,《三国演义》讲的是韬略和计谋,《红楼梦》则是见仁见智,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么,《西游记》呢?
《西游记》讲的是内心的智慧修炼,《西游记》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章节: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这些标题充满了禅意,内容也有着深刻的寓意:例如,“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写的是三藏降伏自己的心猿意马,去褪六贼(眼、耳、鼻、舌、身、意)发心成佛的决心;“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讲的是保持正念的重要性;“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讲的是贪念对修行的阻碍;“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讲的是嗔念导致杀生,使人失去平和本性的故事……
《西游记》假托唐僧这样一个人物、西天取经这样一个情节,真正讲的是一个修行人从凡到圣的心路修炼历程,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实现伟大理想——成佛的磨炼历程。
唐僧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是对唐僧的考验和磨砺。妖魔即心魔,八十一难均是对唐僧的考验——考验他对财富和欲望是否真的抛开,是否真的持戒清楚。如果破戒,不要说菩萨和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等护法神不会去保护他,就连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会抛弃他:当琵琶洞女妖抓走唐僧,强迫唐僧成亲时,猪八戒抖擞精神,要去解救唐僧,孙悟空喝住八戒,说:“先等我进去打探,如果被她哄了,丧了元阳,真个亏了德行,就大家散伙;若不乱性,禅心未动,却好努力相持,打死妖精,救师西去。”
《西游记》中,反复提到功果、功劳、功绩。故事一开始,观音菩萨就明确地告诉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换句话说,唐僧到西天取经,不是白干的,是有赚头的,是用“去”换取“正果”。至于孙悟空给唐僧当徒弟,更是赤裸裸的交易:你将我从五指山的压迫下救出来有功,我还你保驾护航之果。到了故事的结尾,唐僧师徒更是均因有“功”而成“正果”——唐僧取经甚有功果,孙悟空炼魔降怪有功,猪八戒登山牵马有功,沙僧挑担有功,白龙马驮唐僧有功。
据此,我得出一个结论:《西游记》是一本励志书,唐僧师徒因“功”而成“正果”,而非因“善”得“果”。那么,《西游记》教给我们哪些成功之道呢?首先要认清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作出理想的选择,扬长避短。其次,要有明确的方向,观音给唐僧指明了最成功的定向——“向西!”第三是责权利分明。在踏上取经路之前,观音就把取经的责、权、利讲得很清楚。观音对唐僧说,我们西方圣地,有两套佛法,一曰小乘佛法,可以渡人;一曰大乘佛法,可以渡世。你想学哪一个?玄奘说,大乘佛法。接着观音开始强调责任——此去西天取经,一路十万八千里,妖魔鬼怪,艰难险阻,你能否坚持?玄奘说,我能!然后观音才给出权和利——此有宝蓝袈裟、禅杖和金钵赐予你。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唐僧靠徒弟保护,徒弟靠唐僧解脱,彼此扶持,合作双赢。如来靠取经团队传播真经,取经团队得如来封授而成正果,依然是合作双赢。第三是坚持,成功是由若干因素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取经路上,唐僧师徒遭遇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稍加懈怠即可能功败垂成。只因能“持”,方最终修得正果。
唐僧引妖出洞,只要有他就会有妖怪,取经路上就是修行
悟空打妖除怪,不是要妖怪败去,而是置于死地
菩萨降妖伏魔,慈悲心,度众心,菩提心,解救为目的!
创业路上,将要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恐怕不会比取经团队的九九八十一难少,成功者为什么能突出重围而取得成功?其中的秘诀只有一个字——持。因为你只要选择了放弃,就得从头再来,甚至可能会一蹶不振,再也无法站起来。而持之以恒,遇到困难即想办法克服之,则必能“修”来成功之果。
创业艰难百战多,汝今能“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