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想念一个人可以如此深切。不过经典著作《毛诗序》的解读是:"惧馋也。"说是在桓公之时,"政事不明,臣子一日不见于君,则忧惧于谗矣。"一向不大理会"刺"与"谗"的说法,两三千年都呼啸着疾驶过去了,我们只不过想好好品味一首诗而已。史学大家傅斯年在《诗经讲义》中也说此诗是:"男女相思之歌。"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小伙子的恋人定是个勤劳可爱的姑娘,她的人是如此让他迷恋啊。才一日不见,思念竟如清越笛音绵长悠远,扯人心绪。他只能一分一秒地数着时间过活,见不着她的日子竟如三年一样难熬啊。要是能马上就见到她,他情愿为她做任何事呀,他愿意对她言听计从,让他往东决不向西,玩得再疯再野她瞪一眼他就收敛。热恋之中男女的思念是多么美妙啊,我愿意在她手掌之中,随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随她高兴,我总知道她做什么也都是为了我好。
年少时候读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最初确实不懂张无忌与赵敏的感情,无忌身边好几位姑娘,个个对他情深意重,不论得娶哪位对他都是莫大的福泽,一时觉得张无忌是被妖女美色迷惑了,怎么就愿意在她手掌之中啊!
直到末章"不识张郎是张郎"一节中的描写:周芷若这样逼问张无忌:"我问你的乃是虚幻之事。小昭当了波斯明教的处女教主,我又……又杀害了殷姑娘。四个女子之中,只剩下了赵姑娘。我只是问你,倘若我们四人都好端端的在你身边,你便如何?"张无忌道:"芷若,这件事我在心中已想了很久。我似乎一直难决,但到今天,我才知道真正爱的是谁。"周芷若问道:"是谁?是……是赵姑娘么?"张无忌道:"不错。我今日寻她不见,恨不得自己死了才好。要是从此不能见她,我性命也是活不久长。小昭离我而去,我自是十分伤心。我表妹逝世,我更是难过。你……你后来这样,我既痛心,又深感惋惜。然而,芷若,我不能瞒你,要是我这一生再不能见到赵姑娘,我是宁可死了的好。这样的心意,我以前对旁人从未有过。"周芷若听他这般说,轻声道:"那日在大都,我见你到那小酒店去和她相会,便知你内心情爱之所系。只是我还痴心妄想,若是与你……与你成亲之后,便……便可以拉得你回心转意,实在……实在……那是是万万不能的。"张无忌歉然道:"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铭心刻骨的相爱。"
俗话说:乱花渐欲迷人眼啊,何况是面对四位对他用情极深的绝世美女?作为当事人的张无忌,或许一时难免当局者迷。但是旁观者清,无论是刚开始作为双方势力头目敌对之时,还是张无忌以为是赵敏盗走了屠龙刀、残杀殷离之后,我们知道张无忌一次次对赵敏的"不忍心"、"舍不得",并非是出自于他本性善良下不了手,而是因为他听从了内心的声音。是的,他一开始对赵敏的感情就和别人不一样,于是他甘愿在她手掌之中;明知双方是敌对势力,一为中土一为蒙古,他也要答应她很多在我们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张无忌为什么甘愿受赵敏"摆布"和"掌控",因为他一开始就"心向往之"啊。在另外一部《神雕英雄传》中,即便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大侠郭靖,面对古灵精怪、美若天仙的邪女黄蓉,也还不是甘愿在她手掌之中?
《诗经》中同样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来表达男女思念之情的还有《郑风·子衿》。我有幸看过古典音乐演唱家哈辉的一些"新雅乐"的MV,其中就有关于这首《子衿》的,名字叫做《相和歌--子衿》,甫一听便被奔腾而来的古典雅致气息所深深地感染和打动。哈辉一个温婉静雅的女子,配上她那空灵幽远、清雅圆润的唱腔,其人其歌都迅速征服了我。只不过在《子衿》一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位矜持的女子,她在思念中独自走来走去的同时,也透露出期待恋人主动找来的小女儿家心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历来深入人心。现在想来,许仙为什么不听法海的劝告,即便知道他家娘子是一条蛇妖也要生死相随?白素贞可不是个一般的人,这是肯定不存在争议的,最可贵的还是她对许仙全心全意的付出。试想这世间能有几个人,会有幸遇到白素贞那样的妻子?不但美若天仙、气度不凡、颇具神秘感,还能够帮夫旺家,随时随地都在准备着支持丈夫的一切。有这样的女子一生相伴,夫复何求?即便她完全有能力能驾驭得了你,又或许她温柔贤惠不想"掌控",可人家许仙还情愿毫不知情、难得糊涂地待在她手掌之中呢。
还记得《凤求凰·琴歌》中所吟唱的词句吗?相传此诗为司马相如在卓家为卓文君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王实甫作的,作者虽已不可考定,拿来也倒是极为应景: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徬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此琴歌是极写相如对文君思念之狂与爱之衷肠,大有一种"我愿意在你手掌之中"求之还不得的彷徨感。
试想一下,司马相如当场的精彩表演该何等壮观啊!筵席之上,少长咸集,群贤竟至。有一翩翩美少年,仪表倜傥,气宇不凡,抚琴高歌,一曲《凤求凰》,曲惊四座,才倾八方。厅堂之侧,有一亭亭奇女子,轻挑珠帘,倾慕暗生,怦然心动。曲毕,女子取枚红烛,在烛身刻以"卓"字,便命婢女赠予少年。少年看毕,遂与女子相约。昨日相互慕名已久,今日一见钟情,遂怀揣定情红烛,雪夜私奔。一时传为佳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最终,相如确实实现了"我愿意在她手掌之中"的心愿,尽管日后他飞黄腾达。
真真是,情网中看不一样的天空,无情的人笑我痴,我笑无情人懵懂,我愿意在她手掌之中……一个"我愿意",一切便不再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