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变幻莫测,京东爆发强劲增长潜力

3.市场变幻莫测,京东爆发强劲增长潜力

2008年4月,京东内部会议判断当年销售要出问题,毕竟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消费者可能没有钱买东西。从5月开始,京东开始控制投资,也控制招人的速度(不招新员工)。原来,京东库房每年都增大一倍,大概都是三四月份开始招新员工,到年底搬到新库房去,2008年是唯一没有搬到新库房去的一年。

6月,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已经不好,8月,金融危机爆发。刘强东每天看到报纸、电视都是金融危机的消息,不是今天这个公司倒了,就是明天那个公司倒了,一觉醒来之后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到了8月,刘强东还是没有进行投资,依然没有招人。其实这个时候,京东的业务是在增长的,金融危机跟京东完全没有关系,但刘强东还是认为公司发展要谨慎。

2008年10月,刘强东看到公司销售数据后大吃一惊,虽然高端产品销售不理想,但是低端业务增长很快。比如五六千元一颗的CPU,2万元以上的单反数码相机,还有5000元以上的手机,销量很少,但数码相机中的卡片机、1000元左右的手机,销量却保持高速增长。这个可以理解为客户受金融危机影响,口袋缩水,当然要节俭过日子,所以低端产品销量好于高端产品。

到11月中旬,读书网的订单突然暴增30%,也就是说,每天增加5000个订单,京东爆仓了。这时刘强东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就读书网当时的物流处理能力,每个物流人员每天最多也就处理50个订单,包括出库、扫描、打包、发货这些流程。增加5000个订单,意味着要增加100个员工,而春节之前招人非常难。

更让他头疼的事还在后面,2008年年底,尤其是圣诞节和随后的春节期间,读书网的订单量继续猛增。此时,读书网商品品类扩充到1万多个,注册用户达190万人,而用户还正以每天1万人的速度增长。当时,读书网只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建有仓库中心,订单超过了物流配送的极限。这时候,物流人员一个人要干两三个人的活,整个办公室的人员也都动员起来,到库房加班加点工作。刘强东和一帮高管们常常要干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回家睡觉。尽管京东全公司上下都投入到库房加班,但是仍然缓解不了物流困境。

面对汹涌而来的订单,刘强东不喜,反而越来越烦恼。为缓解物流配送能力不足的状况,2009年1月16日,读书网无奈地在网站上发布公告:“京东的物流处理能力再次远远低于订单量的增长。特别是北京方面,订单积压严重。为了避免更多网友遭遇发货延迟,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关闭一些产品的订购。”

结果,网上骂声一片,把刘强东和京东骂得狗血淋头。刘强东当时连续在网站上发出三封道歉信,并且建议着急的用户可以延缓购物计划或者转向别的商场。但是他的这番诚意并没有得到网友的理解,反而被网友指责为“不让我们买东西,读书网凭什么这么牛?”

更为严峻的是,春节后读书网的订单规模又增长了10%,相当于每天比2008年10月同期多了7000个订单。京东常规的处理量是每天发出15000个订单,但是实际接到的订单数远远超出了这个量。过了一个春节,尽管已经招了很多新员工,但是刘强东仍然着急,因为员工的培训和上岗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来,随着节日高峰过去,读书网订单量恢复了正常,物流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其实,遭遇物流冲击的电商并非读书网一家,凡客诚品也有切肤之痛。2008年初,凡客诚品总裁陈年在不停地扑火,对愤怒的消费者道歉。2008年春节后,凡客诚品的生意规模迅速扩大,而自建的物流队伍却跟不上。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同城的衬衫送达时间迟到了一周,而凡客诚品的承诺是同城配送时限为24小时。陈年和凡客诚品的工作人员那段时间忙于给消费者们回邮件道歉,另一方面也开始加强后台管理,增加物流配送的人手,加大物流外包的比例。陈年意识到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是希望尽快拿到货,因此凡客诚品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仓库。

2008年,京东在金融危机中爆发出来的强劲增长潜力,让刘强东和京东的董事会、公司管理层们开始集体反思,最后京东判断,5年之内,中国的B2C电子市场只可能取得更大发展,不可能萎缩。中国的内需市场太大,而电子商务的市场占比太小,即使再遭遇金融危机,电子商务销售额也一定会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可能稍微慢一点而已。刘强东打定主意,5年之内不管中国发生了什么,京东不管,该投资的投资,该招人的招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