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闲聊中,我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人和蔼地笑笑,举起手中手帕对我说:”这是用来给你祝福的啊。”
“给我?”
“是给你,也是给所有的孩子、老人、男人、女人,给所有我见到的人们祝福。”
“祝福?”
“对,就这样,”他把手举过头顶,慢慢地挥动了两下手中的白手帕,”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我的祝福。”
在殖民主义者眼里,卡翁达是觉醒的睡狮;非洲人民把他看作争取独立的斗士;他的政敌视他为专横跋扈的独裁者;而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慈祥、智慧的老人。一次,我把刊登着我和我奶奶照片的《紫荆》杂志给老人看,他瞪大眼睛问:”你奶奶在英国?”我解释说,照片是在中国照的。他轻抚着我的头,说:”哦,你是想奶奶啦。”
卡翁达的政治顾问罗伯特曾特意叮嘱我,尽量把采访安排在上午,因为老人只有上午头脑清醒,下午,尤其晚饭后就很迟钝了。的确如此,几次下午与卡翁达谈话时确实能够看出他话语明显少了,反应也慢了许多。尽管如此,在整理谈话记录和录音、录像时,在近一小时的录像中,老人讲话竟没有一句走板的,语速虽慢却十分严谨,严丝合缝几乎没有任何不妥之辞。他是那样和蔼可亲,采访他就像和隔壁邻居的老爷爷聊天一样轻松、自如,因此几乎每次采访都超出了预定的时间。为此,我在一次采访后主动向他道歉。老人答道:我很愿意和你交谈,这些时间用的有价值,也是我休息的最好方式,我期待着下次见面。
挑战雄狮
不知何故,这位被世人誉为非洲独立之父的卡翁达,每每谈起当年发动、组织赞比亚人民进行独立运动时,总会偏离话题,很少谈及政治,却热衷于说些琐事,津津乐道地讲起他当年如何种地、倒卖旧货等等。据称,他1948年底从坦噶尼喀返回家乡,主要做了三件事:种地、倒卖旧货、搞政治。
24岁的卡翁达把母亲的小庄园里改建起一个小农场,冠名为钦萨利青年农业协会。他凭借着从书本中读来的一些农耕知识耕种了玉米、木薯、谷物、豆子、蔬菜等农作物,率先修建灌溉渠道,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他还有个一英亩大的果园,种了些橘子、柠檬、蕃石榴、芒果等果树。此外,他从邻居家购买一些良种鸡来饲养、繁殖,最终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当地颇有些名气。其实,他在农场的时间很少,最多只能算个技术顾问而已。农场主要依靠他的母亲、姐姐和妻子打点。他却热衷于另外两项事业——倒卖旧服装和搞政治。为此,卡翁达的母亲、姐姐和妻子时常在背后抱怨他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