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狞笑——经济泡沫的先声(3)

与郁金香事件有所不同的是,这不仅仅是一次纯粹意义上的交易市场大崩盘,更是一次货币体系大崩溃。法国的股票市值从1719年5月开始持续暴涨,到了1720年的5月,涨幅与13个月前相比约高达20倍,同月开始下跌,持续狂跌13个月,最终股价只有大约13个月前的5%,不得不说,如果将它画出来,将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二次函数,这种极其对称的抛物线式的起落在金融史上还是第一次,且于日后亦不多见。

这是1716年5月的一天,一位名叫约翰·劳的人在当时的法国摄政王腓力二世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家银行,名字叫做“通用银行”。这家银行除了像荷兰银行那样开展储蓄与贷款业务之外,还有一项独特的功能,那就是发行货币。从这一天起,由约翰·劳本人亲自坐镇的法国货币革命在一片喜悦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次匪夷所思的货币制度改革,法国的货币体制在约翰·劳的改革下,从贵金属货币时代瞬间过渡到了纸币时代,整个国家开始流通以“里弗尔”为单位的纸币,政府规定纸币为法定流通货币。

几年后,当约翰·劳的通用银行给政府带来了大量利益后,法国政府当仁不让地吞并了它,但仍聘约翰·劳为银行管理人,这让约翰·劳感到了鸟尽弓藏的悲哀。他不甘心就此结束,于是将自己的大量精力投放在了一年前成立的一家公司身上,这家公司叫做“密西西比公司”。

法国政府在这家公司成立之初,便给予了其许多特权,允许其对许多种类和地域的贸易进行垄断。而这一年,法国政府一方面是为了安慰约翰·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决定将东印度一带的贸易交一部分给密西西比公司打理,使这家公司有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

约翰·劳取得贸易上的特权之后,以密西西比公司的名义发行了大量股票,这其中有替政府解决庞大债务问题的动机,也有他为自己谋求私利的想法。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股票不同的是,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存在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交易模式,那就是国债债券可以用来直接购买公司的等值股票,而当时500里弗尔的国债债券在市场上只能兑换到大约150里弗尔,但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却由于其在贸易上的不断扩张而在不停地升值。这个时候,几乎所有持有国债债券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走进了交易所,将自己的债券兑换成了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然后如释重负地坐等股价上涨。

由于市场上的买气越来越旺,股票价格一时间水涨船高,渐渐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投机游戏,玩法如下:

A君以150里弗尔的价格从相对偏远、信息闭塞的地区购买到500里弗尔的国债债券,然后去交易所将它兑换成价值500里弗尔的密西西比公司股票,再将股票卖掉。即使股票没有上涨,A君也能够从中得利350里弗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