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拉丁货币联盟成立之前,欧洲已经相继出现过一些大大小小的货币联盟,但在应对货币紊乱的问题上并未起到太大作用。直到国际金本位体系建立之后,西方国家终于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利用货币来维护国际贸易稳定的机制,这一实验过程似乎异常艰辛。
在国际金本位体系建立之初,曾一度饱受赞誉,因为它使各成员国之间在贸易与金融上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如果用更加准确的词语去表述,则是一种均衡。因为在国际金本位体系下,最重要的核心元素并非黄金本身,而是调节机制,也就是所谓的“黄金输入点”①与“黄金输出点”②。很难定义这种调节机制是人为创造的还是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两种因素的混合体,总之它拥有一种制造均衡的力量。作为必须了解的一部分,尽管这可能十分枯燥,但却无法跳跃,这里将尽可能的以最精简的语言来阐述这种均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国际金本位的游戏规则下,每一个施行金本位制的国家都必须给予身处自己国家里的任何人(包括外国人、旅行者等在内的任何人)进口与出口黄金的自由,同时亦规定任何人都有将非黄金的通货兑换为黄金的自由;其次,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的均衡需要从两个角度作出解释,一是贸易角度;一是汇率角度。假使A国贸易出现逆差,会由于A国外汇在国际贸易市场被大量使用,导致国内出现通货紧缩,这时商品价格下跌,当下跌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导致出口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货币回流;假使A国汇率出现上涨(以间接标价法为标准),则持他国货币者在与A国发生贸易时在支付上会出现亏损,此时,在一笔交易中,当持他国货币者需要支付的货币数量(按面额计算)加上汇率亏损额的总和超过了可以用来支付这笔交易的黄金折算后与运费相加的总和,那么买方在这笔交易中会自然地选择以黄金作为支付工具。这样一来,如果将A国的货币兑换成他国金币,再将金币融化成黄金去兑换A国货币,那么就能从中渔利,这样一来,A国的汇率在各种压力下会自然下降,直到下降水平恢复到投机商无利可图为止。
这便是国际金本位体系对国际收支平衡、黄金输送点与汇率的调节机制,亦可以描述为自然的均衡。必须承认的是,在一段时期内,这种均衡的确存在,但后来却遭到了破坏,导致国际金本位体系成了短命的小鬼。
由于国际金本位体系真正实现了上述的均衡,尽管在时间上显得十分短暂,但却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造成了一种误会。从二战结束至今,许多人呼吁重新建立金本位体系,但其中不乏有舍本逐末的曲解,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金本位,而是均衡。黄金只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偶然的情况下取代了白银的地位而已。假如白银没有被黄金取代,那么将国际金本位体系换成国际银本位体系并不会出现本质的区别,只要兑换与贸易上的自由被允许,那么均衡就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