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口腹之欲(3)

西贡:钳住你的味蕾

西贡这个名字,与我颇有缘分。人生中拥有的第一瓶香水便叫做Miss Saigon,西贡小姐。只是此西贡非彼西贡。

比起越南风情浓厚的西贡香水,我当然还是更爱夹杂着海腥味的西贡海鲜。

香港的西贡位于新界东部的西贡半岛,一条小街贯穿其中,沿着海岸蜿蜒开去。小街窄而长,大约有1公里,中间设有一处雕梁画栋的牌楼,算是西贡中心的标志建筑。街边鳞次栉比的,就是一家接一家的傍海餐馆,它们都以烹饪海鲜而闻名。这些餐馆简陋且传统,乍看起来更像是香港早年的大排档。但按照一般的美食定律:越是貌不惊人的小店面,往往隐藏着绝世好味。

西贡的海鲜,胜在一个“鲜”字。站在海湾边,依旧可以看到,现代的私家游轮中停泊着一些老式渔船。带着斗笠的渔民摇着船,每天为店家送来各种海鲜,维持着西贡海鲜餐馆日复一日的运转,他们被当地人称为“蛋家人”。

据说,西贡早先只是个寻常的渔家码头,渔民们每天辛勤劳作,将打到的鱼虾卖给沿岸商家。久而久之,一些商家坐地起店,直接将刚打捞来的新鲜海货烹制成餐。最终,香气四溢的菜肴吸引了大量食客慕名前来,这才形成了“西贡海鲜”的响亮名头。如今人们吃到的很多海鲜大餐,也不过就是当年渔民餐桌上的家常小菜。熟悉西贡的人还会告诉你,西贡的变化可说是日新月异,现在新增加的海鲜菜式在几年前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香港人喜欢称西贡为“后花园”。在繁忙拥堵的中心地带,每个人都像原地打转的陀螺。唯有忙里偷闲来西贡,才能真正体会到海滨城市的妙处。哪怕不吃海鲜,围着西贡海滩闲逛几圈也是好的。

穿过热闹的市区来到西贡,已几近天黑。

在黄昏和夜灯下,西贡海鲜街的牌坊分外耀眼。几家闻名的海鲜馆,装潢虽简陋,但在其辉煌的灯饰的映衬下,也颇有几分“豪店”的兴旺景象。

在西贡吃到的的海产,多数是香港自产,或从内地运输。但石斑鱼却是自印尼及南太平洋,超大的龙虾多数由澳大利亚进口。香港人吃海鲜,偏好用芝士或上汤两种烹调,前者浓郁,后者清香。与我们烹调海鲜的方法,大相径庭,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西贡选择餐馆并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这里几乎每个大厨制作的海鲜料理都新鲜可口。只是与其他商业区相类似,在接近车站等地段的餐馆的消费价格略为昂贵,所以,如果不是旅程匆忙,大可以多走几步路,到西贡中心去寻找一家口味、价格都令人满意的餐馆。  

除了可以品尝芝士龙虾、豉椒带子、清蒸石斑鱼等招牌菜式,更可以试试店家的独特创新——酱汁跳螺、海胆蟹仔炒饭、赛螃海星等新款菜式。至于菜品的口味,依旧保持了粤菜的传统风味,以清淡、甜鲜为主。点菜当然也有些小诀窍,如果是两三好友结伴而来,最方便的就是点一桌自由搭配的套餐,三四道海鲜加一道时蔬,海鲜和时蔬的品种和制作方法都可以随心选择,既节约了点菜花费的时间,又避免了菜量过多或过少引致的麻烦。

在西贡尝过濑尿虾皇、清蒸南非孔雀鲍和白灼大花螺之后,才发现以前在录美食节目时吃到的海鲜,滋味是多么平常。

大快朵颐之后,并不急着离开。“后花园”的美可不尽然是在美食而已。这里恬静出尘、沙细滩长,可以租一艘舢板畅游牛尾海内海。或是流连于西贡墟的购物区,还可以走进墟内后巷游览一番天后庙。夜幕下的西贡海滩比白天更柔和温婉。

不过西贡留给我最大的惊喜,还是盐田仔村。这是个荒芜落寞的小村落,大部分岛民已侨居英国。漫步在此时,只觉并非身在大都会香港,而是梦境里的异域。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盐田仔村既没有古庙也没有祠堂,却有一座天主教堂——大概150年前,天主教传教士开始在盐田仔传教,并且建立了圣若瑟小堂。它也是香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天主教乡村教堂。

当然,在西贡偶遇大陆同胞也是常事。听着熟悉的乡音,我疑心自己并未逃离故土,兜兜转转总在原地。全记海鲜的一个湖南籍小伙计,还会用半生不熟的长沙话招待你:恰么子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