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口腹之欲(1)

第一页的茶餐厅

打开香港的第一页,永远是茶餐厅。

融入香港,最简便的办法大约是傍晚时分走进一家人声鼎沸的茶餐厅。透明门,雪青的灯光,电视声,全场雾气腾腾。精瘦的中年伙计眼睛一抬,不动声色,招呼你卡位就坐,五指一伸抓来5个杯子,半透明状的硬塑杯,有两个就重重地搁在你面前的玻璃桌上,玻璃下压着茶餐厅菜单,四周是明黄明绿的胶桌胶椅,墙上贴着明黄明绿的纸条“牛腩饭25元”“卤肉饭30元”……门口收银处铁定坐着一位肥嘟嘟、疑似老板娘的中年师奶,“叮”地打开抽屉,面无表情利落地把零钱丢出来。

据说,许多移民到国外的香港人,什么都能忘记,一觉睡下,只有这茶餐厅的一声“叮”,总在午夜时响起。著名作家倪匡在旧金山一待就是20年,回到香港,第一时间就是同老友跑到一家茶餐厅。记者问他缘由,他用极不标准的广东话嘻嘻地说:因为这里才是香港。

要真正走进一个城市的内心,必定先从它的味蕾开始漫游。

在TVB的电视剧中,主角们往往都爱到茶餐厅饮杯奶茶、吃个菠萝包。茶餐厅作为最草根、最本土化的饮食场所,由此成为电视编剧爱取用的场景之一。不知是否看多了此类剧集,我一直对香港茶餐厅出品的各式地道奶茶、西多士、牛油包等情有独钟。每次到香港,总要找茶餐厅的大字招牌,喝上一杯浓香的奶茶,逐渐成为一项固定的行程。

专栏作家马家辉说:香港以前作为殖民地,不断有所谓的“难民”进来,这样的社会是比较没有大传统,不好的一面当然是所谓的没有根、没有规范等,好的一面则是它多元,不会觉得一定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换一个角度也可以。假如要很简单描述香港文化的特点,就是茶餐厅文化。你去茶餐厅,可以吃到三明治、牛排、意大利面,同时可以吃到白粥、馄饨面、火锅。在这里,你总能够找到属于你的东西。

某回和一友人相约在麻油地附近的翠华餐厅吃饭,说出地址,我只觉很是平常,他却十分讶异:你平日里不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质么?

此时我才明白,虽然他从内地赴港工作多年,并在此地扎根,已有家室,但他从未真正融入过香港社会。在他的观念里,茶餐厅只是一个比路边摊略好的地方,只供一般的工薪阶层快速地解决果腹问题。功用大概与KFC和M记相当——也许还不如它们体面。

而我也知道,他并不了解我。我何止爱茶餐厅,我也爱路边摊。

去香港最大的乐趣,就是拎着刚败下的限量版包包,走进一家最正宗的茶餐厅,把新包往旁边一搁,立刻中气十足地对着老板娘说道:来一份双拼饭,加一杯鸳鸯和一个猪油包,谢谢。

正是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所以在满足口腹之欲时,格外的不加掩饰,理直气壮。

除了最地道的香港美食,我爱茶餐厅,还因为它的“活”。

这是一个多么活跃又真实的香港。小小的茶餐厅充满着香港人的“劲儿”,那就是实在、灵活、变通、快速、明了、公道,以及自顾自的逍遥。香港人也颇以茶餐厅为豪——因为这是他们自家的产物,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10多年前,内地的许多餐厅都喜欢打上“聘请香港名厨主理”,以之作为餐厅的招牌。经过多年的浸淫,内地与香港的饮食制作水平,似乎差距缩减了不少。然而“帮衬”过后,你总会觉得跟源自香港的多少有些出入。尽管一些在外经商的香港人,把茶餐厅带到了世界各地,但无论是不是真正的“香港名厨主理”,吃起来总不甚正宗。

其实茶餐厅的食物只是一些简单制作,香港茶餐厅的奶茶即使被吹嘘如何从选茶到拉茶有其秘笈,实际上要掌握并非难事。内地的茶餐厅学样学不足,往往是欠缺了浓浓的人情味。香港茶餐厅一见人入门“帮衬”,不管是熟客还是生客,不管你是西装革履还是衣衫褴褛,伙计马上忙前忙后,尽快把你点的食物送上。

在这里人人都有着“街坊”的亲切感。

作为过客的我,喜欢坐在一旁,看着伙计与客人聊马经、聊些相互熟悉的人和事。在蛋挞牛治、飞沙走奶中,只觉那股浓浓的香港风情,就在鼻尖,久久不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