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企业人格化,做企业就是在做人(2)

企业该有“耻感文化”

说道企业的经营,很多人都在强调“企业文化”、“积极情绪”、“员工激励”、“利润最大化”等方面,以提高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从企业生存的角度来说,CEO们这样做是没有错的,只是他们似乎疏忽了一点:一直在为企业的发展加速,却忘记了给企业装上“安全控制装置”。就像一辆车,工程师们一直在忙着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却忘记给它装上“刹车片”一样。开这样的车上路,速度确实很快,危险也很大,甚至是致命的。

企业的“刹车片”是什么呢?是耻感文化。所谓“耻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让员工感觉到“耻辱”的一种内在文化。比如当员工因为偷懒而没有完成工作的时候,会让他觉得耻辱;当企业生产出不合格产品而销售给客户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耻辱……

对于企业、企业的产品来说,外在的监督只是一种表面的过滤装置,而耻感文化的建立,则是一种自净能力的培养。

在经营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生产出了大量的冰箱。但一年后,客户投诉,海尔冰箱存在着质量问题,要求海尔公司对此做出解释并请求换货。还有一次,一位顾客想买台冰箱,可是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买走了一台。

这两件事给张瑞敏的触动很大。他派人把库房内现存的400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76台冰箱有问题,虽然这些毛病不会影响到冰箱的制冷功能,有些仅仅是外观上有划痕。但张瑞敏却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他认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不能把不合格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破坏公司整体形象,在市场上产生不良影响。

于是,他把职工们全部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认为,冰箱虽然有破损的地方,但是不妨碍使用,可以便宜点儿卖给职工。可张瑞敏却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于是,他决定将这些冰箱全部毁掉,谁制造出来的谁亲自动手砸。而他自己,则为员工做了个榜样,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虽然这些冰箱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却是员工们辛辛苦苦制造出来的,亲自毁掉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可是不砸又不行,领导的命令已下,并亲自做了示范,自己也只好照做,很多职工砸冰箱时都流下了眼泪。

冰箱毁掉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已告一段落,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张瑞敏亲自发动并主持了一个又一个会议,其主题是“如何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

三年以后,海尔获得了行业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这一成绩告诉人们,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张瑞敏砸冰箱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明智之举,他这一砸,砸出了海尔的“耻感文化”,砸出了海尔人的耻辱观。

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又有几个海尔,又有几个张瑞敏呢?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欲望、金钱、利润、股票……

人类文明的标志性成果是建立了耻感文化,知廉耻,明进退。使社会成员对种种丑恶行为感到羞耻。企业文明发展的标志同样是对企业不法行为的一种不齿。请思考所在的企业是否已经具备这种文化了呢?商道真经: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耻感文化”?

意识到“耻感文化”的存在,就是一种进步。最重要的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帮助自己的企业建立“耻感文化”,给企业的高速发展装上“刹车片”。具体该如何做呢?试试以下几点:

(1)利用负面事件进行教育

当企业出现负面事件的时候,除了第一时间做好公关以保证企业的安全之外,还应该趁热打铁,通过这件事情来教育员工:如果对企业、对自己的一些行为不感觉到耻辱的话,就会被客户所抛弃,被整个行业所鄙夷,到时候,站不稳脚跟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员工自己。

(2)进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让员工产生一种思维习惯:如果我是客户,遇到不合格的产品,我会怎么想,会对生产这个产品的企业产生什么样负面的印象等。这样的思维最大的好处是:让员工养成“为客户生产产品就是为自己生产产品”的思维习惯。

(3)建立主人翁的荣誉感

当一个员工在企业里产生主人翁的荣誉感时,他会非常珍惜这份荣誉,并且会主动杜绝一切伤害这种荣誉的行为。如果员工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就不会容许伤害企业的行为出现。自然,生产伪劣商品就是一种伤害企业的行为,他们会主动杜绝。久而久之,耻感文化也就建立起来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