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剧手记:一份属于自我的快乐(3)

诉诉衷肠

爱情公寓不只是一幢公寓,爱情公寓也并不只有爱情。

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应该看得出,“友情”才是公寓无可争议的第一主题。爱情、亲情、温情、忘情、发情、一夜情等等,统统都是佐料。

当然,烹做这道菜的时候,友情也会因升温而变化,它用100种衍生的形态诠释着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

在爱情主题泛滥的今天,我们真的不想为了爱而爱,为了歌颂而歌颂。爱是本能,却也需要成长。就像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告诉你他恋爱了,你会发笑一样。

《爱情公寓》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没有限制地域分布,只是一群年轻人混在一起,然而这一切已经足够。足够丰富多彩,足够惊心动魄,足够——重口味。

原谅我又纠结了:《爱情公寓》算现实主义吗?不算吗?算吗?不算吗?家长里短算,婆媳孽债算,为什么朋友扎堆就不算了?可能是我走运,真的没有碰上不讲理的丈母娘,也真的没有在外头养小三。可我真有一帮莫名其妙的好朋友。这个圈子,就是我的“公寓”,而他们每一个,就是我身边的“曾小贤”、“胡一菲”、“吕子乔”……

不用羡慕,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多大,干哪行,只要你不是自闭症,这些东西,真的可以有!

别说《爱情公寓》口味太重,这个世界口味可不轻。

别说《爱情公寓》太过荒诞,你身边的破事可能更破。

别说《爱情公寓》不存在,因为友情,你一定曾经有过。

爱看这部剧的朋友们,别一个人独乐,叫上你的朋友和死党,然后再给他、她、它一个拥抱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