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1)

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我乘坐的航班稳稳降落在伦敦希斯罗机场,随身携带的除了简单的行李和以前出国时省下来的几百镑生活费外,还有对未来一年留学生活的无限憧憬。

和1995年第一次出国时相比,此时的我对英国已经相当熟悉。几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没少跑英国,多的时候每年都得来三四次,不过每次都是以官员的身份随代表团访问英国,每次都是工作在身,虽说抽空也会四处走走看看,但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行程,毕竟完成代表团访问任务才是第一要务。

以留学生的身份再次来到英国,相较以前,走出机场的时候心情更为轻松,但同时又多了一种紧张之感,不知道即将到来的留学生活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那时对国人来说出国还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而且多是公派出国。班里来自大陆的学生不多,一共只有七人,其中两位还是原本就已在英国的,只是出于签证的考虑而申请继续求学,过了不到一个月两人就不见了,可能是有了别的安排。班里来自内地的同学虽不多,但会中文的学生却不少,总共有二十几个,分别有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同胞以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全班上公共大课时也就七十来人,三分之一左右都是华人。

报到第一天就碰到了几位,有北京的Diana、香港的Alice、Sharon、Stella,还有新加坡的KT。初次见面大家都感到很新鲜,几个人坐在一起开始一通海聊。反正学期还没有正式开始,还没有课业的压力,大家还可以“浪费”一点时间。一年的MBA课程正式开始后就不易有这样的奢侈了,当然这是后话。

大家聊得很high,各自“交代”了一番原来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来留学以及以后的打算等等,聊了半天Alice忽然提了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用英语聊啊?还真是,这半天都是在说英语,看来是提前进入上课时的状态了。听完Alice这一问大家都是一愣,然后纷纷开口说中文,虽说各有口音,但还是中文说得亲切。

后来有台湾同学号称要和我学正宗的北京话,还一本正经卷着舌头开始说“北京话儿”了。盛情难却啊,于是我这个北京的外地人就开始教台湾同胞说“北京话”了,只是试了几次之后实在看不见希望,只好放弃。前一段时间去台湾再次遇到当年的“学生”,还再续了一段北京话课程。

在生活中我更愿意和同胞交往,因为有同样的文化,沟通更为顺畅。经常能见到在同一宿舍区居住的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同学,虽说以前不是有很多机会接触来自这两个地区的同胞,他们甚至被称作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听得很多,接触得很少。这次终于见到了,虽说都是第一次见面,却天然有一种亲切感,彼此感觉十分投缘,相处甚欢,甚至对来自新加坡的说中文的KT也有同样的亲切感,直到现在毕业十几年了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所谓血浓于水就是指的这种感觉吧,有些东西是在骨子里的,不管外部因素如何变化都不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在生活中如此,但在学习中我却更希望能经常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沟通。

MBA上大课时会有七十多名同学,而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课程后就各自去不同的小班上课。但不管是哪门课,教学的组织方式都差不多,即全班会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会给一个作业,最后要么在全班面前做陈述,要么各自写一篇小论文。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我们组成小组,要进行头脑风暴,要有分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