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训导中的角色(4)

我个人认为,父亲回到家里不需要妻子的督促,就应该主动承担起晚间管理孩子的主要工作,包括催孩子洗澡和睡觉这样特别艰难的工作。

所有这些并不是说父亲必须对孩子铁面无情,或者不能与孩子做朋友,对孩子来说有一位朋友般的父亲是一大优势,但是如果既想对孩子产生良好影响,也想和妻子保持良好关系,那么首先他必须先做一个好父亲,也就是说要做孩子的引导者和好榜样。男孩主要是从父亲那里获得激励,学习怎样做人和怎样成为一个男人,他用心观察父亲如何对待他的孩子,如何领导他们,尊重他们,也要求孩子们的尊重,给他们分配责任,有能力说“不”,并明确表达他的反对意见。男孩也会观察他的父亲怎样对待妻子和其他女性;怎样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地与其他男人相处;怎样用智慧、美德和勇气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化解危机。

如果一位父亲表现出自己只是一个好脾气的长不大的孩子,就会让儿子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效仿榜样,也会影响女儿心目中良好的男性形象,这是她未来与男性建立关系,特别是与她未来丈夫建立关系的基础。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朋友,但是他们可能只有一位父亲,父亲能成为孩子的伙伴当然是好事,但最重要的是,他要首先成为一个父亲。

父亲对孩子的指导和管教责任不能等到儿女长到一定年龄后才开始,父亲也不能在危机临近时突然出现,问题解决后又突然消失。建立和维护父子关系就像织布,训导管教只是这块布上的一条线,这块布会一直织下去,至少持续到孩子最终离开家独立生活。父子建立牢固的亲情关系应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父亲和母亲应该一起成为育儿专家。父亲对孩子的教导工作是从早期参与照料宝宝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比如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洗澡、穿衣服、抚慰、答疑、读书和讲故事等等。

当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时,在家庭中通常很自然地显现出妈妈给予女儿更多教导,而父亲给予儿子的教导更多。在这个年龄,男孩特别强烈地感觉到母亲和自己如此不同,因为她的性别属于几乎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物种,他很难想象母亲会理解他的感受和需要,他希望并且认定父亲作为他的主要指导者和管理者,尽管他还是会听母亲的话并尊重母亲。

随着女孩进入青春期,她同样会觉得父亲不太可能理解她的感受和问题,所以父亲应该巧妙地把大部分教导工作交给她的母亲。但是,父亲做女儿的朋友和支持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父亲要对女儿的想法和活动表现出兴趣,与她分享自己的感受,带她去旅行和请她吃大餐,随时准备在她茫然失措或是受到伤害的时候,向她解释男人的个性特点为什么这么奇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