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生死契约(4)

康有为宣称自己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汉代以来,朝廷也好,民间也罢,所信的、所用的经书都是假的,是汉代刘歆伪造的,是一个弥天大谎。这个“学术发明”在当时真是石破天惊!康有为还说,真正的经学就是今文经学,是公羊学,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素王。今天我们要继承孔子先圣的精神,就要进行改制。可见,康有为是要借孔子这块牌子来宣传他的变法思想。康有为强调孔子是素王,自己是孔子的代言人,所以号“长素”。一来二去,康梁师徒就成为晚清维新变法思潮的代表人物。

1895年,师徒二人一同进京赶考(考进士),正逢甲午战败后中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于是,康梁策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当然了,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老百姓是没有权力议政的,这些举人们所递交的请愿书,也没有哪个人、哪个部门愿意为他们送达天听(到达皇帝手中),但从此康梁师徒名声大振。这次考试,康有为进士及第,在“六试不售”之后,终于成为一名进士,分配工作岗位,仅授工部主事(建设部科长)。这么小的位置岂是康有为用武之地?康有为坚不就任。他有鸿鹄之志,怎么安于当一小官?此后康有为差不多成了一个职业的维新变法的鼓动家。他趁公车 上书的浩大声势,办了一个学会,叫“强学会”,顾名思义,就是讨论怎样才能使中国强大的学会。一时人气之旺、吸引力之大,以至于袁世凯、张之洞这样的实权派人物都要求加入。当时,张之洞是湖广总督,有权有势,愿意出钱赞助这个学会,但前提是康有为别再宣传所谓新学伪经之类的怪论了。康有为不肯放弃自己的主张,于是张、康合作破裂。强学会办了一份报纸,叫做《时务报》,主笔就是梁启超。梁启超是大才子,下笔千言,洋洋洒洒,感情丰沛,打动人心,成为《时务报》的品牌。一时间,言维新者,无不知有梁启超。青年志士,读过梁启超的文章,无不热血沸腾,爱国之心油然而生,改革之志油然而起。

正因如此, 1897年,当湖南维新派筹办时务学堂时,就一度有意聘请康有为出任总教习。前人虽没有今天的营销意识,也认识到“名师”对一所新学堂的作用。只是机缘巧合,师傅没请来,却请来了名气更大的徒弟梁启超。于是,梁启超带着康梁学说翩然而至,很快成为各个阶层都争相交结的头面人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