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讲武堂、军官讲习所及速成学校是广东省政府经管的。速成军校的学生多数是中学毕业生;讲武堂与讲习所的学员多数是从士兵提拔的低级军官,仅少数是中学毕业生。这些军校的训练课程只需要一年半,自然不能同保定军校毕业生相比,后者从陆军小学课程开始,要读八年才能毕业。
事实上,大多数高级军官喜欢用行伍出身的军官——包括广东讲武堂和其他省办讲武堂毕业生——当排长,因为他们比正规军校毕业生容易指挥,他们通常思想单纯,作战勇敢。再者,行伍出身的军官是非观念分明,而军校毕业生更会盘算个人得失。此外,倘若军校毕业生获委为排长,他在实质上是孤独的,因为他周围是一群粗鲁的行伍出身军人。在北方,情况截然不同,排长们都是军校毕业生。
士兵文化程度很低,少数人是文盲,多数人仅识几个字,多数人是贫苦农民;少数人是无业游民。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当兵找出路,二是懒惰一无所长而又贪吃者。前者到处都有,后者毫无前途。
士兵都希望升军官,梦想过高级军官的奢华生活。在中国,实现此一梦想者寥寥可数——我马上可以举出冯玉祥、蔡廷锴和梁鸿楷,然而士兵们绝大多数只能梦想。在那个年代,士兵们期望至少升任班长,只要识几个字和生气勃勃,三年就能升班长。一个班有九个士兵,两个头目:班长挂中衔,副班长是下士,真正的列兵只剩七个。
非委任的军官和士兵的擢升通常由本连的连长提拔,军官们看待非委任军官同看待士兵一样,非委任军官也把自己当成士兵,因此产生了“士兵”(士与兵)这一名词。当一位比较高级的军官讲话时,通常把听众分成两类,他会说“长官们,弟兄们”,后者就是指“士兵”。
在低级军官与士兵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由于大多数士官是士兵晋升的,他们自然会亲近手下的弟兄。排长把自己看作这个家庭的首领,把班长当作弟弟,把士兵当成儿子。那就是为什么中国士兵被称为“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