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创意传播管理的提出(9)

在日常生活中,所谓的传播的强制性,其实只是在特定的传播接触中出现。在传统媒体时代,常常把受众看成一类。对于类的影响,是经常被关注的,但是具体到一个人到底对信息接触、接受到什么程度,在传统媒体的评估中是无法衡量的。而这并不是最真实的情况,最真实的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中心。比如看电视,电视上虽然有很多内容,但是个人有可能接受有可能不接受,个人是信息的选择者、也是决定者,虽然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无数个信息会出现,但是就每一个人来讲,他只选择和接受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而在传统媒体研究中这种现象总是被忽略。

在Web 2.0时代,当微博出现后,人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最真实的信息传播交流的规律,在互联网上逐渐显现出来,即个人确实成为了信息交流传播的中心。微博的变化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次标志性的转变,传统互联网虽然体现出了互联网的某些特点,比如互动性有所增强,但是由于技术的问题,由于发展的简单化,还是更接近于人们所熟悉的传统媒体。但微博出现以后,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真正属于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特点。还是一句话,互联网不是媒体,互联网是日常生活交流传播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是信息传播交流的中心,而互联网又通过技术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况进一步强化,现实生活中空间的距离消失了,当一个信息出现的时候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互联网,这种传播的速度是在以往的传播中所难以想象的。

企业从来没有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生存过。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企业的行为被放置在无数双眼睛的关注之下,而且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谈论企业行为,对企业行为做出评价,发布企业的动向。这种环境,笔者把它叫做直播时代。

被置于聚光灯之下的生存确实是一个考验,而更令人焦虑的是,虽然企业的优点在这种聚光灯下会被谈论、被传播,但是在聚光灯背后更多的是审视的眼睛,他们或者代表公众、代表消费者利益,或者代表竞争对手,或者是喜欢说三道四的闲人,或者是心理偏激、对所有事情都要发泄的愤世嫉俗者。从企业的行为来看,作为一个有机体,错误是必然会出现的。错误可以分为有意的错误或者无意的错误。有意的错误当然会被关注,但是很多企业原本并不想犯错误,而出现的无意的失误,也会在聚光灯下被审视、被聚焦、被放大,可以看到无数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无数互联网生活者的关注下,经常会被各种舆论的压力和批评搞得晕头转向、疲于应付。这样一些声音和内容,当然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冲击,比如说,股价暴跌、生存环境恶化。而在每一次危机中,竞争对手肯定都是获利者。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持续的批评和压力会对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带来伤害。

直播时代,首先是企业的危机时代。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梳理自2000年起的企业危机发现,2010年已成为企业舆情危机的井喷年,企业舆情危机总量达到154件,较2009年同比增长了,而2000年~2010年的十年间平均企业舆情危机增长率为。

在这样一个直播时代,企业必须了解传播环境的整体情况,捕捉出现的批评和负面声音并及时应对。目前,某些企业的领导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形成一些应对的制度,比如每天要把互联网出现的负面批评的声音汇总,然后研究并提出对策。传播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管理工作。过去企业不需要对传播进行管理。在大众传播时代,传播环境再复杂,和互联网相比也是极其简单的。由于媒体数量有限,所以不可能每时每刻出现和企业相关的内容。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关于企业的内容是不断出现的,危机不一定每时每刻发生,但是危机随时可能出现。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对互联网上各种有关内容了解、掌握并分析已经变成了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企业必须应对这种变化,从组织机构和管理架构上进行调整。

信息海啸

企业的主动表达

生活者需求的表达

企业与生活者关系的变化:走向协同

创意传播管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