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打斗场景。楚原善于在影棚中拍摄打斗,原本暴力的武打在充满霓虹灯、烟雾、轻纱帐幔、潺潺流水的布景中变得唯美浪漫。他经常使用的内景为冷香小筑、天龙古刹、枫林古渡、孔雀堂,这些场景没有明确的空间指向,装饰性较强,民族气息浓烈。
4. 动作内涵。人性和人情是楚原电影的焦点,也是他武打动作的核心内涵,影片中人物的一招一式、一进一退均服从于角色的思想情感。他自认为创立了一种“有戏剧性的武侠电影”。在动作场面中,他坚持以大情节设计打斗人物。“小李飞刀”肉体残缺,酗酒成性,性格孤寂,手中的无情刀只为“斩断世间烦恼”,于是刀在打斗中的意义升华为将“东西”分开。
5. 摄影剪辑。在封闭的环境中,楚原善于开发摄影棚的纵向空间,利用镜头间的剪辑和相交,避免了重复场景的雷同感。他用全景拍摄武打动作,背景多为凄美的风景或鲜花丛林,用跳跃的动作以及凌厉的攻势来掩盖武打动作的雷同,全景、慢镜张弛有度,再加上流畅的运动镜头,使武打动作简洁明快、气度高雅。
李连杰的“北派长拳”
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内地实地拍摄的《少林寺》,在武侠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张鑫炎全部启用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摒弃了港台武侠片常用的钢丝、弹床等道具,以及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大量采用长镜头拍摄,演员全部真功夫上阵。影片上映后,票房口碑双丰收,引发了中国内地一代年轻人的习武热。《少林寺》主角便是当今世界影坛的功夫巨星李连杰。
该片的武打创新包括以下方面:
1. 动作本身。以长桥大马、大开大合的北派武功为主,有大量新颖漂亮的高难度动作和器械对练,如旋子360度、旋风脚接劈叉、醉棍、双手剑、流星镖、九节鞭等;在对打上,为突出打斗动作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时常连续套招20多招,并用一个长镜头记录下来。
2. 打斗角色。刻画顽皮可爱的少林小子,严肃可亲的武术师傅,英姿飒爽的牧羊女,邪恶威猛的反派势力……总之,《少林寺》在武术人物的设置与塑造上,兼备层次分明的善恶忠奸与活泼清新的时代气息,得到了各层次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