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让警钟长鸣

展 江  

前不久,国际公民社会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发表了2011年《行贿指数报告》。该组织将世界上28个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纳入考察范围,对来自30个国家的3016名企业经理人就“是否愿意通过对外国官员行贿来获得业务上的好处”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并根据他们的回答给这28个国家的企业分别打出分数,满分为10分,即从不行贿。按该指数所谓排名,中国在全部2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7位,俄罗斯排名垫底。在从2002年起该组织公布的四次行贿指数,中国每次排名倒数第二。而在该机构给出的腐败感指数中, 2011年中国在18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75位,被列为居于“腐败”和“非常腐败”之间的国家,在两岸四地中敬陪末座。

这两种指数说明中国的腐败到了相当的程度。在市场经济貌似高度发展的当下,权力和资本的高度媾和使得行贿受贿丑闻越来越多。就像何娟女士在书中列举的诸多国企高管丑闻一样,在掌握着政治权力的官员身上由于腐败而出现的无论什么样的丑闻都不足为怪。最近才出现的一个新型的但颇具中国特色的“合影经济学”,就很能说明中国的腐败形式足以让世人吃惊。

腐败可分为勒索性腐败和勾结性腐败两类,勾结性腐败通常是隐匿的,很难被发现。我们现在知道的腐败丑闻一般仅仅是媒体公开报道的,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所以,中国的腐败程度是难以被准确地衡量的。像本书中所列举的案例,都是媒体公开报道或部分公开报道过的。况且,按照腐败的主体来划分的话,国有企业高管的腐败只是其中一类。

英国哲人阿克顿勋爵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像中移动、电信这些国有企业公司为什么这么腐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公司垄断着大部分的公共资源,甚至在价格上都实行垄断,以致由资本形成的权力毫无制约,同时这种权力又受到更高层面权力的侵蚀和不同利益集团的争夺。

前不久,电信、联通涉嫌宽带接入垄断争议,为中国垄断行业权力乱象打开了一扇窗,期间工信部主管的《人民邮电报》和广电总局主管的央视进行舆论“互掐”,也引发了大量关于部委争夺垄断利益的猜测,使得反垄断如此严肃的法律问题,沦为一场舆论闹剧。

本书中涉及中移动腐败的重要人物就是张春江。2011年8月,张春江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也是中国电信行业“落马”官员中级别最高的一位。有媒体评论认为,“纵观张春江的腐败历程,罪魁祸首就是他与几个朋友之间结成的所谓裙带关系,维系这种关系的就是权和钱。”但是,笔者认为,权和钱不是引发张春江走向今天这条不归路的本质因素,最根本的是张春江作为国企高管所掌握的权力所受制约不足,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恒定不变的法则。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怎样才能让权力受到制约,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这些监督机制不很管用的情况下,我们唯有依靠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就舆论监督如何制约权力上,我曾经在2007年写过《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一文。“反腐败的关键是约束和监督权力,其中让权力运作透明化以及揭露和抨击权力的滥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新闻界的身上。如果说隐蔽是腐败的特性的话, 那么曝光和公开性则是媒体的本能。媒体日常的客观报道可将权力运作透明化, 特殊的揭露性报道可将腐败丑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或者为司法机构惩治腐败提供线索,寻找证据。媒体的评论则是社会良知的体现物,它有利于形成反腐败的强大舆论。”

舆论监督在制约权力、抑制腐败方面,通常会有如下三种具体形式:(1)大众传媒在第一时间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海量的客观报道,力求使权力的运作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透明化、阳光化。这是一种看似隐性、实则常规的舆论监督形式。在廉洁程度高的国家, 这种报道最为常见。(2)大众传媒以文字评论和漫画的形式,针对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作出抨击和谴责。(3)大众传媒以特殊的新闻文体和节目类型——调查性报道——深入揭露重要腐败案例和现象。在这三种舆论监督形式中,第三种监督的力量最为强大。在我们这样一个权力无制约和很少受到制约的国度,尤其需要大量的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调查性报道有大量的运作空间。

何娟女士的这本书,就是在她任职的《新世纪》周刊上发表的一系列调查性报道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就移动通信行业的腐败案而言,何娟发表了大量的重磅报道,其间付出的汗水和辛劳是旁观者所体会不到的。如《李向东地下王国》、《电信隐形人》、《寄生中移动》、《中移动SP利益链》等。这些调查性报道直指权力腐败的本质,从而暴露出垄断行业腐败中的种种内幕。就民主政治本身而言,也达到了制约权力、抑制腐败的目的。

本书中所提到的这一系列案件,牵涉到的人数之多,其间的人际裙带关系之复杂不难想见。要了解事件的真相,必须要进行持续地跟踪调查,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查性报道起到“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效果。通过本书的出版,相信读者会从书中进一步了解到,何娟女士在从事调查性报道当中,写作思维是多么清晰,证据掌握是多么严谨。“从系列报道到这本书,集合了两年来难以计数的采访素材,包括多份独家采访录音、照片,数百页的司法案卷文件、公司内部材料。 ”读者会发现读本书像是听一位爆料者站在您面前向您娓娓道来垄断通信行业不为人知的黑幕。

最后,我相信何娟女士的这本书对中国的调查性事业是一个特殊贡献,也是调查性记者学习的一本床头书。同时,其也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腐败分子敲响了警钟。希望更多的人从本书的出版中受益。

是为序。

本文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法学博士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