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为乡亲谋幸福

人要钱究竟是为什么?有钱为自己谋幸福,这幸福是多么狭小;有钱为乡亲们谋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摘自2000年3月《跨越》

背景分析

稻盛和夫奉行“利他哲学”,遇事必先体谅对方,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有时即使自我牺牲也要为对方着想,“利他哲学”一定会带来“人我双赢”的结果。蒋锡培也是典型的“利他”、“和谐”经营者。

乡谚云“有女不嫁范道男”,1989年下半年,蒋锡培的故乡——范道乡来了一位新任乡委书记张伯宏,组建了乡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改变范道落后的面貌。他们出台了《范道乡工业经济开发区章程草案》,在范道的东北面划出30亩地,作为工业开发区一期开发地。

有一天,张伯宏来到当时乡里最富的蒋锡培家里,向蒋锡培讲述创办乡工业经济开发区的设想,动员他来开发区办企业,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那个时候,蒋锡培通过电缆销售赚了100多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书记请蒋锡培进开发区办厂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亲朋好友都劝他别冒这个险,放着当时年收入几十万元的个体户不干,从城市跑到农村去办厂,是一件傻事。家里长者也对蒋锡培说:“锡培啊,这几年辛苦积攒的一笔钱,即使是放在银行吃利息,这一辈子也用不完,何必到5里外的乡里吃苦呢?”

然而,就像高考失利后的第一次人生选择一样,蒋锡培有自己的想法。一是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想就这样在安乐窝里稳稳当当地过一辈子,而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二是他本身是一个性情中人,张伯宏书记亲自上门拜访,请他回乡办企业,令他感动,当时范道乡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蒋锡培希望通过更大的事业为乡亲做点事情;三是由于蒋锡培的眼光和人缘,他相信只要他决定回乡办企业,整个家族都会支持他的,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带领乡亲们富起来。于是,20世纪80年代末,当所有人都涌入大城市,寻找城市梦想的时候,他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做起了电线电缆事业,开创了远东的第一步。

行动指南

激情燃烧的岁月,需要有大理想、大抱负之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