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有龙就有“新天子”(2)

看庙人介绍说,嘉应观建于二百多年前,它在中国的寺庙里,已经是非常年轻的小字辈了。它选址在黄河北岸,我猜想一定是为了让黄河水神高兴,少发洪水祸害中原大地。但是据看庙人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是皇帝的风水师说要出新天子了,换句话说,就是要改朝换代了,而那个“新天子”将在这一带出生。禳解的办法,就是把黄河水神供奉起来。这可把皇帝吓坏了,为了阻止“新天子”出生,他亲自来了这儿四趟。

嘉应观的建筑风貌极佳。它的天花板是精细艺术的杰作,上面雕的龙特别多。听看庙人说,黄河的这一河段,是龙图案的发祥地,他给我看了几张考古遗址的照片,成千上万的贝壳,组成了龙的图案,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其实,我觉得中国人相信黄河里有龙这事很好理解。黄河流过的地方,曾经发现了海豚的骨骸。古人自然会对着这骨骸生发想象,于是就有了龙。为了表明我与黄河龙的关系和谐吉祥,同时表明我尊重它们内在的神性,我敬完香,又上了钟楼撞了钟。

把想看的都看了,我对看庙人领着我们转悠表示了感谢。车过黄河大桥,我吩咐司机先不忙回郑州,改道西行。我想去看看邙山。邙山矗立在黄河南岸,与嘉应观南北呼应。从青藏高原一路流过来的黄河,到了邙山,开始甩掉峡谷和高山的拘束,变得不老实了。因此洪水灾害大多发生在郑州与开封之间,为此中国人给了黄河一个别称:苦难之河。

在邙山的北坡,有一座奉祀千古治黄第一人禹帝的神祠,但是这座神祠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型游乐园的一部分,我顿感兴味索然,决定不去了。我让司机把车停在山的东面,那里叫“花园口”。或许是嫌老天爷的水患还不够多,蒋介石在1938年炸毁了这里的黄河堤坝。那时日军正在这一地区挺进,蒋委员长想用洪水阻挡他们的脚步。如果你是个不关心本国人民死活的军事战略家,那么这一想法确实伟大。事实上,蒋委员长的这一伟大举措,唯一的结果是弄丢了一百万国民的生命,弄丢了一千二百万国民的家园。而日本人却轻易绕过了黄泛区继续挺进,将蒋委员长赶出了中原大地。后来战争结束,国民党重回中原,但蒋介石却依然拒绝堵上堤坝的缺口,原因是那一带有大量同情中国共产党的人。直到1947年,在国际压力下,他才不得不重修了堤坝。因此,从1938年到1947年这段时间,黄河是从山东半岛的南边而不是北边流入大海的。站在花园口重修的堤坝上,我唯有叹息,叹息那人与人之间的残忍。

回到饭店,我又一次来到窗外的水泥平台上,享受着啤酒和锅巴。樱桃树的花枝依然在风中摇曳,徒劳地摇曳。昨天来这里玩耍的小女孩们再也没有出现。美丽是如此的短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