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抓住重组这个好机会(3)

面对同一座高山,有人看到其高度和宽度,并认为其阻挡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有人却认为上面的风景秀丽,可以作旅游开发之用。不同的人,眼光不同,结果也就千差万别。

中航精机虽然是小公司,但是,王亚伟却看到了其背后“大集团”的背景。中航精机的控股股东——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隶属于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唯一从事国内航宇救生装备的龙头企业。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是世界四大航空救生设备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从事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研制的企业。公开资料显示,仅2009年,该公司收入就有30亿元,净利润超过2亿元。相比之下,同年中航精机的业务却少得有些“可怜”,收入仅为前者的1/6,净利润只有其15%。但是,中航精机是其资本运作平台,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公司要想踏上资本征程,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将资产注入中航精机。更重要的是,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公司以及中航精机的董事长,都由同一人担任。这些有利条件,为中航精机“蛇吞象”提供了可能。

2009年二季度,王亚伟又开始对中航精机进行了一轮增持。据中航精机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华夏大盘精增持约300万股,华夏策略混合增持约138万股。一年后的2010年二季度,华夏大盘精选又增持约40万股,华夏策略混合也约有增持4万股。至此,王亚伟持有的中航精机股份达700多万股。

王亚伟的介入以及中航精机重组利好消息的不断传出,中航精机股价开始不断走高(如图2-1所示)。

2010年9月3日,中航精机因为重大事项停牌,资本市场关于其重组的风声越来越紧,其股价更是见风而涨。一个多月之后,重组尘埃落定,虽然与王亚伟此前的推测有所出入,但收购资产之优良远远超过预期。10月22日,中航精机披露消息,拟向中航工业、机电公司、中国华融、盖克机电定向发行约25035.99万股,用于购买包括陕航电气、庆安公司、四川液压等7家公司100%股权,收购总价约为36.38亿元。这一数目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2009年,注入的7家公司净利润约为3.3亿元,中航精机却只有0.3亿元,前者是原有资产利润规模的10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