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让文学成为我和孩子们共同的爱好。我不但把《青春万岁》《爱的教育》《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搬进了语文课堂,而且有时甚至把语文课搬到了大自然:岷江之滨、峨眉山下、草地上、田埂旁……这都曾经是我和我学生的文学课堂。我还多次在寒暑假,与学生一起到大自然去长途旅游:我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溅玉的瀑水把我们浑身浇透;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饥寒交迫而有兴趣盎然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每一次,我和学生都油然而生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之情,同时又感到无限幸福。这种幸福不是我赐予学生的,也不是学生奉献给我的,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每年大年初一,我都是和学生一起在郊外度过的——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意境还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无论是朝阳初升时小草上的一颗露珠还是暮色降临时原野的一缕炊烟,都能使我和我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冰心诗句的妙处:“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而每次旅途归来,我和学生们都写出长长的游记互相交流。正是从那时起,每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我都写一篇同题作文。那时我没听说过“下水作文”之说,我也没有刻意想过要给学生“示范作文”,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作文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并以我体验到的写作乐趣感染学生。但很多时候,有些学生的作文比我写得还好,因为少年的眸子往往比成人的目光更明澈,尚未蒙尘的童心往往对自然对生活有着比教师更独特更细腻也更真实的感受。每当作文讲评课上我和学生交流作文的时候,教室里总是洋溢着节日般热闹的气氛。学生很喜欢与我比赛作文,如果谁的文章被公认超过了“李老师”写的,孩子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我也会比他们更兴奋。这时候,很难说是谁“感染”谁——对美的感受和表达,成了我们共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