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权威的标准:孩子“信”、“服”的顾问(6)

“温柔的命令”有时比“粗暴的命令”危害性更大。后者会引起孩子的“反抗之心”,会继续(即使只是在心里)去分辨和思考自己的需求,并努力想办法实现它。而前者会令孩子无从反抗,承认父母的要求比他们自己的需求要正确,要有道理,是真正为了他好,因此他们自己是错的、自私的、不应该的。然而,孩子真的能够认可这个结论吗?他的内心会不会纠结呢?

有的时候,家长会错误判断孩子的状态和需求,把本来不该由孩子来思考和决定的事与孩子商量。例如,去不去幼儿园是没有商量的,但是我们可以商量是妈妈送还是奶奶送;吃青菜是没有商量的,但是怎么做、吃哪种青菜可以商量;去听音乐会是没有商量的,但是可以商量如何既去听音乐会,又满足其他的愿望。

如何找到和判断孩子的真正需求不是本书的内容,这里不多讲了。其实,只要家长肯用心、肯用脑、不自以为是,这本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多问一句话:“孩子,你这么想或者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注意,不要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开头的句式常常让人听起来有质问的感觉和含义。而问是“什么原因”就缓和多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问孩子“如果我们不去”、“如果这个时间由你来定”,或者“如果不做这件事”,但是又要得到一个预期的结果,你会怎么办?千万不要小瞧或者笑话孩子的回答,他们的回答也许听起来幼稚、自私,但就是在他们的回答里你能发现真正的动机、原因和目的。家长一定要谦虚,要懂得问;一定要会听,要听出孩子的心声。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我们认为的“大事”上都不告诉我们时,我们必须要反躬自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态?哪些是孩子的原因?哪些是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对自己不“信”不“服”?

做好权威的关键:制定规则、监督实施、奖惩有度

做好权威的关键有三点:一是制定规则;二是监督实施;三是奖惩有度。

规则是通过磋商来制定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他人眼里是否有教养就是看他是否行止有度。我们常常会觉得纪律和规则是限制、压迫我们的,实际上很多规则是保护我们的。Liberty,现在译为“自由”,是从日语转借过来的。严复最初在翻译它时,意译为“群己权界”,自己与他人权利的边界或界限。有了这个界限,人才有自由;在没有这个界限的情况下,若人人皆“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只怕最终人人都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