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岔道:灭燕之战(3)

秦惠王末期,秦惠王幼子嬴稷与惠王之妾芈八子,进入燕国做了单方人质。所谓单方人质,就是燕国不派出人质作为交换,而只有秦国一方向燕国派出人质,以保证秦国不侵犯燕国的盟约效力。显然,这时的秦国,必须依靠与燕国的邦交盟约打破孤立。

秦昭王初期,秦国又接受了燕国乐毅提出的合纵破齐战略,出兵助燕攻齐。

从总体上说,在秦惠王、秦武王,直至秦昭王中期的数十年之间,秦燕两国的关系,是秦国主动结好燕国,而燕国则摇摆不定,时而加入合纵,时而与秦连横。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秦昭王后期的秦长平大战后,秦国居于超强地位,天下格局为之大变。秦燕两国的关系,也因此而颠倒过来--燕国开始主动结好秦国,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排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可能性。并以秦国牵制赵国,使赵国不能威胁燕国。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秦王嬴政即位初期,也就是吕不韦领政时期,燕国派出了太子丹作为单方人质进入秦国,以保证秦燕盟约的实现。而秦国则派出张唐入燕,做了燕国丞相,掌控了燕国的政事权。

可是,秦强燕弱的基本格局,决定了两国关系必然向着不利于燕国的方向变化。

此后,因为连续四件大事,秦燕关系急剧恶化了。

第一件事,吕不韦领政时期,秦国接受了少年名士甘罗的谋划,以甘罗为使臣,说动赵国攻燕而秦不为援;其后,赵国攻取了燕国30 座城池,秦国分得了其中的11 座城池。这是秦国明显的负约行为,由此开始,燕国仇恨秦国了。

第二件事,秦王嬴政亲政初期,秦国大将樊於期对赵作战失败,

逃亡到燕国。燕国收留了樊於期,拒绝了秦国的遣返要求。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第三件事,由于樊於期事件,两国中断邦交,秦国软禁了燕国人质太子丹。

第四件事,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 年,太子丹秘密逃出咸阳,回到燕国。

上述史实,便是秦燕两国五百余年之间的关系演变脉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