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目录

总序 文明历史的叩问 1

第一编 远古文明与近古文明 19

第二编 早期国家文明 63

第三编 新文明酝酿时代 141

第四编 新文明爆炸时代 309

第五编 秦帝国时代 563

结语 前三千年文明历史之反刍 797

跋 微木填沧海 821

上部目录

[总序]文明历史的叩问

我们这个历史如此悠久的国家,为什么始终没有自己的文明话语体系?国家文明话语权的确立,是实现民族复兴与文明跨越的必备历史条件。

□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第一编]远古文明与近古文明

中国早期文明的坚实起点,文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件,大体都在这一时代被创造出来了。

聚合基因:神话时代与传说时代

□中国文明在产生之初就与众不同

□伏羲氏、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是中国远古四大圣雄

□黄帝大联盟权力的建立,是中国民族统一意识的最早体现

□黄帝时代是近古之世的器物发明高潮期

百年治水:走出洪荒时代

□百年大洪水是近古中国社会的真实历史

□惊人的历史密码:夏、商、周、秦四大族群共同参与治水

[第二编 ]早期国家文明

夏、商、周在中国原生文明史上独具一格。我们的商战传统,我们的文字结构,我们的兼容理念,我们的工艺传统,我们自由奔放的开拓精神,处处渗透着那个时代澎湃的热血。

夏:国家文明的开端——早期邦联制

□大禹死后的权力大变局:从“公天下”到“私天下”

□ 夏人是中国文明第一次历史性跨越的真正推手

□ 夏人开创了极具和谐性的农耕文明形态

商:成熟的邦联制国家

□ 商代之法,开创了后世成文法的先河

□ 殷商时期大政治家的出现频率居夏商周三代之冠

□ 商人的综合经济活动方式:渔、猎、农、牧四大领域交融并进

西周:礼治社会——精密的联邦制国家

□周人安土重迁的单一农耕文明传统

□周人政治文明的成熟:王权君统高于族权宗统

□周代贵族阶层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

[第三编 ] 新文明酝酿时代

春秋争霸,新势力崛起,国家权力重新整合。当时的中国文明,以整个人类前所未有的精神力度步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代,这就是大国蜕变。

周文明的衰落

□周文明崇拜情结的历史根源

□礼治文明的三大先天缺陷

□关于西周灭亡的神秘预判——天意乎?

礼治冰河的解冻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大结局

□镐京事变使秦人重登历史舞台

□革新求变精神与王道理念的激烈碰撞

小国争霸: 政治变革之发端

□东周中央王室的自动沦陷,是空前绝后的个例

□小诸侯争霸对王权的叛逆性强过后来的大国争霸

□戎狄四面侵扰:华夏文明第一次真正的存亡危机

大国霸业文明: 政治变革之深化

□ 齐桓公任用管仲是阳光政治的典型

□ 秦国是春秋时期抵御野蛮文明入侵的最主要力量之一

□ 弭兵反战思潮是中国原生文明最可贵的遗产之一

□ 楚、吴、越整合南方蛮夷族群融入华夏文明的历史功绩

大国蜕变与阵痛效应

□ 惠民政策与新兴势力的崛起

□ 就人口结构而言,楚国最复杂,秦国最简单

□ 孔子保守主义政治的失败

□ 国家政权更迭的历史道路,除了“汤武革命”的暴力置换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式?

两大时代的过渡

□ 七国崛起,主导天下

□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大争之世,多事之时

□ 春秋战国的君臣多是文武两通的杰出人才,很少有没上过战场的

中部目录

[第四编]新文明爆炸时代

战国时代是一个文明大爆炸时代,诸子百家、商旅贸易、技术创新……我们今天赖以前进的统一文明框架,我们熟悉的社会生存方式的基本传统,我们最主要价值观体系的历史根基,都产生于战国时代。

战国社会鸟瞰

□ 魏、楚变法之后,求变图存是当时强大的社会思潮

□ 合纵连横的邦交对抗,是战国时期国家对抗的基本方式

□ 六国合纵是最早的国家共同体;《战国策》是多极力量抗衡的百科全书

魏国李悝变法

□ 三晋集团强势崛起,同一阵线中不同集团的竞争是文明发展史上最大常数之一

□ 魏、赵、韩三国“互不开战,各自对外”的行动原则具有区域性国家集团特点

□ 法家主导战国变法潮流的历史走向;而儒家主张全面复古,不受新势力欢迎

楚国吴起变法

□ 吴起变法瞄准了最要害的封地分治问题

□ 吴起变法经历的曲折,是战国改革派与保守势力惨烈交锋的缩影

韩国申不害变法

□ 商鞅的法治理念与术治派深刻对峙:个人行为是否以法律为准则,是国家或治或乱的根本界限

□ 韩国战时变法的悲剧:术治之下的阴谋化政治导致国家灾难

齐威王驺忌变法

□ 齐威王以重视人才闻名,可是齐国人才被任用为政的却很少,齐国的大政治家也极少发挥主导作用

□ 一直停留于局部变革的水平、变法始终具有人治色彩,是齐国变法的历史缺陷

秦国商鞅变法

□ 求贤令彰显秦国强国之决心,也是强国者必要之选

□ 秦国变法出乎意料。大国对峙的夹缝,变成了敌对国家崛起的历史机遇

□ 大政在野不在朝。商鞅变法一开始就确立了“法以爱民”的方针

赵国武灵王变法

□ 赵雍的政治幼稚病直接导致了他的灭亡

□ 赵雍死后赵国依然强大。社会深层利益合理化的全面变革,其本身的生命力是战胜历史倒退力量的最坚实根基

燕国乐毅变法

□ 燕昭王的变法说明,举凡弱国振兴,无不伴随着洗刷既往耻辱的强烈渴望

□ 燕国灭齐打破了山东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格局,形成六大战国联手对齐作战

□ 燕昭王为变法积极求贤,为郭隗筑黄金台。黄金台的天下效应,与此前秦孝公的求贤令,几乎是等同的

战争文明之巅峰

□ 战国时代十四次大会战,五大系统兵器装备,战争方式大进展,几百部兵学著作——战国时代的战争文明,是整个人类古典社会的最高峰

原典思想大爆炸

□ 战国时代涌现了四百余思想家与实业学问家,原典著作一千卷上下。战国原典思想大爆炸的特质在于创造性

□ 百家同构,百家争鸣。文明体系的内在均衡性,决定了民族文明的强大生命力秦国政治危机

□ 战国末期庙堂昏暗,恶政当国,英才陷落,七大战国突然同时跌入低谷

□秦国的权力继承问题解决不好是四次政治危机的直接原因

□奇人吕不韦的出现改变了历史

帝国序幕: 诀别吕不韦集团

□《吕氏春秋》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秦王嬴政诀别吕不韦,是两种治国理念的巨大冲突

富国强兵:秦国实力大跨越

□秦王嬴政大刀阔斧振兴秦国,从解决经济困局入手

□郑国渠的修建最初竟是韩国实施的疲秦计

□ 秦国准备一统天下,从人才储备开始

下部目录

[第五编]秦帝国时代

秦帝国最基本的历史功绩之一,是在统一中国之后,又统一了中国文明。秦统一中国文明,相比于统一中国疆域,是更具本质性的统一。秦帝国是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是它创建了中国的统一文明,而不是其他时代。

统一首战:灭韩之战

□“间谍”韩非之死的历史公案

□ 韩国的“疲秦计”,反倒使秦国拥有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后援能力

两强终决:灭赵之战

□.秦赵同源,为何性格南辕北辙?

□.赵国灭亡的独特历史根源:赵人族群性格——烈而乱

□.李牧被赵国阴暗政治所吞没

和平岔道:灭燕之战

□.燕与秦、赵的国家关系:无理性之复杂与荒诞

□.荆轲不是一个神勇高明的剑客

□燕国的灭亡,是长期固守迂阔的贵族政治传统的必然结果

沉闷死亡:灭魏之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秦魏两国格局的历史性颠倒

□.水灌大梁:秦统一战争中惟一的水战

□.魏国式的人才意识:敬重迂腐虚名,排斥真才实学

分治绝唱:灭楚之战

□ .第一次灭楚之战:项燕大败李信

□ 楚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推行变法浅尝辄止,始终没有解决封地治权问题

忘战灭国:灭齐之战

□ 齐国的古典绥靖主义政策,酿成了举国上下的软骨病

□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秦帝国整合民生

□ 夷险阻,定地势:对整个华夏世界生存环境的大修复□.秦帝国全面推行重农不抑商政策

□秦帝国整合民生的系统政策,是推翻秦暴政说的最基本事实

秦帝国创建统一文明

□.秦帝国具有自觉的文明整合意识

□.任何进步新政权的反复辟政策,都有其残酷的一面

□.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全面推行土地私有制

“三南”之忧:秦帝国统合岭南

□.开凿灵渠,确保秦军后勤大输送

□赵佗率领的秦军是最早的岭南客家人

□.统合岭南,使南中国滑过脱离华夏文明圈的险境

胡患之战:秦帝国草原大反击

□.蒙恬秦军北击匈奴,可能远达今日之贝加尔湖地区

□.长城是秦帝国时代一项伟大的士兵工程

□修建长城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反侵略战争的正义选择

铁血风暴:秦帝国反复辟政治战

□.秦始皇在对待历史问题上,表现出旷古绝今的骄傲

□.张良:六国贵族复辟的精神旗帜,一个逆向的历史符号

□.以刑治方士为重点的坑杀事件,被简化讹传为“坑儒”

[结语 ]前三千年文明历史之反刍

[跋 ]微木填沧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