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折射出的现实意义(6)

合纵连横的邦交大战,贯穿了此后整个的战国历史。这一邦交战略体系的思想与实践,是中国的战国时代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之一。它所留下的历史结晶--《战国策》,是世界外交史上最为古老、最为辉煌的有关多极力量抗衡的百科全书。

关于人才

关键词:梦贤、访贤、遇贤、思贤、任贤、选贤、尊贤

1.战国初期,魏齐两国曾经有过一次逢泽会盟。魏惠王提出了要与齐威王比一比两国财宝。魏惠王是想借此展示魏国的国家实力以震慑齐国。所以,魏惠王亮出的国宝,是镶嵌了可以在夜间大放光明的一辆海珠王车。可是,在魏惠王催逼下亮宝的齐威王田因齐,却平静地说出了一番惊人的话,大意是:国家之宝是人才。齐国没有这样的珍宝,纵然有,也应该用之于民,藏于府库的财宝绝不是真正的财宝。可是,齐国有镇守边陲与都城的四大能才,他们使齐国平安,使君主无忧,这才是真正的国宝。

这是一则铭刻青史的不朽对话,也是战国人才理念的最出色总结。齐国所以能兴办稷下学宫,其根基正在于这样的人才理念。

2.春秋战国之世,国家竞争剧烈化,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大为紧迫,各国君主都在或强或弱地强调着、彰显着自己对贤士的渴求。尤其是战国时代,无论各国实际使用人才的程度如何,都在高调宣扬“尊贤”。战国君主中,大有实际不用贤士的君主,但几乎没有一个敢于在行动上、语言上不尊贤的君主。但是即使是这样,秦国向天下各国都发出文告,以“求贤令”这种特定方式搜求人才,却仍是空前之举。它打破了此前两千余年有针对性的个体求贤的经验主义传统,第一次以文告征召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普遍地搜求人才。此后两千余年,直到当代社会,这种面对社会征召政治人才的方式,依然是最主要、最通行的方式。

3.魏国的人才大流失,要害是敬迂腐虚名,排斥真正的人才。魏惠王所奠定的国家人才传统是:敬重享有名望的学问大师,但却排斥猜忌真正的有用人才;对于潜在的尚未成就功业的年青人才,魏国更是一律拒绝。也就是说,魏国君主决策层既没有自觉发掘人才的意识,也缺乏发掘人才的辨识能力。这种敬贤,实际目的是博取自己的为政声望,而不是基于国家的真实需要。魏国式的人才意识,具有历史的迷惑性,是最值得警惕的国家人才误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