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1)

1.中国的观音信仰

观音信仰的内容丰富,从性质来分,可分为显教观音、密教观音和中国化观音三大类。在图像上,这三个系统的观音形象也各具特色。显教观音信仰是以《法华经》、《普门品》、《华严经》、《观无量寿佛经》等大乘的显教经典为根据的。这一系的观音菩萨图像,一首二臂,头戴化佛宝冠,手中多持莲花、杨枝、净瓶、念珠、水杯等。密教观音信仰以《十一面观音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为基础。这一系的观音菩萨图像为一首多臂或多首多臂,手中往往执持不同的器物,来帮助信众解除种种灾祸与困难。

明代民间中国化的观音信仰则以观音伪经、灵应集、宝卷、话本、传奇为依凭。这一系的观音菩萨图像多受民间文学的影响,较常见的有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南海观音等。

而《楞严经》、《二十五圆通法门》、《法华经》及《普门品》中说,观音菩萨随类应化。当时流行三十二或三十三种观音形象,称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或“三十三观世音菩萨像”,其中大部分的图像不见于经典的记载,是观音信仰中国化最具体的表征。

2. 王士让其人

王士让,字尚卿,号南阳,有兄弟六人,尚卿居第五。长兄士谦,字守卿,号闻承,邑庠生;二兄士谔,字舒卿;三兄士诚,字时卿,号诚轩,冠带乡宾;四兄士燕,字贻卿,号正夫;六弟士浩,字封卿。

王士让生于1689年,自幼聪明颖悟。家贫励志,苦读经学,学问宏博渊深,以五经应试,由岁贡生至雍正壬子年中副本举人。乾隆六年,福建巡府卢焯、督学周学建等提荐博学鸿词,归,曾筑轩于南山之麓定恩坪,潜心研究礼经。由于士让籍在茶乡,对茶叶有一定熟悉,一见有奇异茶,就有独到见解,因而能异于常人,识别出极品铁观音。

王士让在书轩潜修时,写下《仪礼训解》十七卷及“课儿篇”。1740年,官石溪归假,士让造府拜谒,官石溪见士让学问大有进益,乃于1741年推荐与方苞。方侍郎大加赞许,一时京师济济。1742年,方望溪复荐与鄂、张二相国,同奏请入三礼馆纂修。乾隆十三年(1748),恩叙一等,出任湖北靳州通判。到任后,奏请铲除苛捐杂税,爱民如子,兴利除弊,州民大悦。1751年,士让升任靳州正堂,惜文到时士让已殁三日矣。殁时州民如丧考妣,家家奉长生禄位。其时州民开追悼会,有五乡膏泽。士让为官两袖清风,事后绅耆联名奏请入名宦祠。方侍郎曾亲书两联以赠云:“儒学礼经登内阁,国朝名宦载靳州”;“三礼典章悬虎观,九州文字炳鸿阁”。士让身后无余资,乡绅乃为募捐使家人扶柩归葬。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辰时,葬于安溪县光德里虎冈乡龙须岭“坐甲向庚兼丙申分金”。

士让娶妻吴氏,号庄意,生两子,长羽文,次多文,孙荷廉。均移居台湾,现祖籍无直系。

士让所著《仪礼训解》之木版刻,终清之世,凡新任县令莅临之时,例有印刷《荣村全集》(李光地著)、《仪礼训解》两书以赠地方,足见其见重于当时也。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名人辞典》载:王士让,清溪人,雍正副贡,知靳州,乾隆初举鸿博,修三礼,有《仪礼训解》。又据《福建艺文志存目》卷三十四载:安溪王士让著:(1)《五行解》一卷,《福建艺文志存目》,杂家;(2)《井田考》一卷;(3)《仪礼训解》十七卷;《学校》一卷;《周礼通》一卷。省立图书馆尚保存《仪礼训解》十七卷,2000年已复印装订为二十卷存于书轩。

(注:(1)古代祭天、地、宗庙之礼谓之三礼。(2)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资料来源:王村仆,王春坤.铁观音与王士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