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有多少种物体,就会有多少种特殊情结——恋物癖(5)

在极地馆海洋动物的表演中,大家也不难发现,驯养师每个人腰间都挂有一个小桶,里面装满了鱼,海狮或者海豹表演动作间隙,他们都会及时上前喂上一口。不是为了讨好,而是就那些动物而言,表演与进食之间也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像大狗听到铃声会流口水一样,他们吃到食物才会做动作。

巴甫洛夫指出,大多数病人的恋物癖是性兴奋与周围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某种事物相结合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像狗和铃声间形成的条件反射一样,它一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那么人就是一看到他(她)爱的某种事物就亢奋了。

后来呢,在反复强化作用下,这种条件反射就被固定了下来,恋物癖的行为就形成了。

巴甫洛夫属于行为主义门派,而弗洛伊德属于精神分析门派,还有人本主义门派,只是目前还没有提到。精分、行为与人本,堪称心理学上三大主流门派,三国鼎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就更好解释了,还是冰山的问题。恋物癖患者多是性格内向,平时在两性关系如恋爱婚姻问题上,往往扮演的是不成功的男性角色,缺少男子气概。这种失败构成了内心巨大的冲突,但冲突却没发泄好,就被压抑了,进而开始变得焦虑!

人的潜意识会保护人的身体,让他避免受苦,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防御机制。恋物癖者就开始用别的方法发泄痛苦。转移到哪儿了呢?迷恋之物上,然后通过性满足得到安慰与释放!

怎么治疗?这里就要提出一个国际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厌恶疗法。其基本做法是:让患者手持性恋物,在引起性唤起、性欲勃起的时候,立即给予厌恶性的刺激:电击,用橡皮筋弹击手腕,注射催吐剂使之呕吐。还可以让他们写下因恋物面临的紧张恐惧和被批评、被抓住和处分时的难堪局面,然后重复阅读,也能形成厌恶性条件反射。

其实厌恶疗法的原理在生活中也能帮助我们正常人解决很多行为问题,比如你总爱咬指甲的话就在指甲上涂上风油精。还有方阵训练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个别人的衣领等部位会被竖上一根根针?这样的话站姿通常都很到位。

最后说一下腾讯网上几则有代表性的恋物癖事例,让大家见识一下什么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名印度女子爱上了一条眼镜蛇,并和它结婚。2006年,超过2000人观看了婚礼。女子说:“尽管蛇不能说话也无法明白,但是我们有特殊的交流方式。每次当我把牛奶放到它住的洞旁,它都会跑出来喝。”当她说想和蛇结婚时,周围人都很赞同,并说这场婚礼将给该地区带来好运。他们为婚礼准备了盛大的宴席。

一名韩国男人和一个贴有动漫人物照片的大枕头相爱并结婚。这名男子爱上了日本的一种印有当红动画主人公照片的大抱枕。他的箱子里有许多动漫人物抱枕,他最终和一个抱枕在当地的牧师面前结婚,并为抱枕穿上婚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