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星舰奇航记》初识物理、爱上物理,后来知道里头有些地方是背离物理原理掰出来的,这使他更好奇:到底幻想和现实有多少距离?
他以为这个问题可以从《时间简史》得到答案。那时候:“连英文都还不怎么样就去看这么深奥的书的确很困难,不过当时也只是把他当做挑战,看不懂是理所当然啦!”多年后,他自己说:“其实到现在也不完全了解里面的理论,因为那本书只解释理论的内容,并没有解释如何发现这些理论。”
他非常兴奋的是:现代物理比科幻还要不可思议!
经由物理,儿子又爱上哲学。哲学是基于逻辑,而逻辑是基于一般观察,例如:一个东西可以同时存在又不存在,在哲学里完全是荒谬的事,但现实找到的科学根据,迫使哲学必须更新。
高中时,学校替他们做了一个很仔细的性向测验,其结论之一是他适合做思考性的工作,换言之,适合走物理这一行。
申请大学时,的确再三考虑着物理系。
“如果国中时代就在多伦多读书,那么高中时就可以轻松应付其他课程,我现在应该有勇气选择物理系。”他说,“科学的突破很少发生,只有极少人有杰出的贡献。如果在自己最喜欢的领域什么名堂都闯不出来,就太遗憾了!”
物理一直是冷门科系,许多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在求学时代都曾经考虑毕业后难以找到职业而想放弃物理。瑞士科学家缪勒是因美国在日本成功投下原子弹而就读理论物理,后来才知道物理毕业很难就业,打算转读电机工程,后来被科学家泡利劝阻,才继续攻读物理,但他为了不要毕业就失业,特意让博士念了八年。那时,他自己必然没想到会在一九八七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在多伦多,儿子打听到大多数物理系毕业生都转任其他工作,经过再三考虑,最后放弃了他的物理梦,选择电机系。
儿子始终对物理充满兴趣,目前只做一个欣赏者:“可惜物理界发展太慢,不是每个月都有新的东西可以让一般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