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动作的影响力
肢体讯息表达了你个人的形象,而适当的肢体动作则像武功招式,是谈判过程中画龙点睛的武器之一。比方说握拳,表示加强语气;拍桌,表示内心愤怒;开心,会眉飞色舞;而手舞足蹈,则表示开心与兴奋。加上眼神与表情的辅助,肢体讯息往往能直击对方的内心,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顺利达成成交目的。
肢体动作也会直接影响谈判的成果。许多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谈判时,虽然都知道该说些什么,但可能因为拙于肢体上的表达,而做不成生意,所以他们总是误以为自己运气很背,老是遇到不靠谱的客户。并且,这些人往往会觉得疑惑,为什么那些专业知识远比不上自己的同事,却能获得最佳的销售成绩?其实答案就在“肢体的影响力”。
与人交谈时,肢体动作所造成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有学者曾针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有一项百分比统计显示,谈话内容所造成的影响力只有7%,语调则有38%,而肢体动作却高达55%。也有统计指出,每一趟业务的拜访,平均历时30分钟,而买卖两者之间交换的非言语讯息高达800种,其中我们善于控制且最了解的沟通渠道,例如语言或书写,所发挥的影响力是最轻微的,至于那些我们难于控制又不甚了解的讯息,如眼神、脸部表情、语气、手势,反而是最能影响对方的。
这也就解释了一个现象:为什么有些演讲者说话让人觉得乏味无趣,而有些演讲者则善于利用丰富的语调以及夸张的动作,让自己的演说内容被观众吸收。因为言语内容再丰富,往往也比不上肢体动作让人感受到真诚和热情,一个动作往往比千言万语更有力度。例如,你对客户说:“与你合作我真的很开心。”和你对着客户哈哈大笑并拍拍他的肩膀,两者之间给人的真诚感受,想必是大有不同的。
同理可证,一个人说话的内容无论多么丰富精彩,但如果搭配了错误的动作,还是会给别人留下不可信任的印象。同样的一句话,由两个不同的人说出口,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大学时代有一位友人叫文锋,是个在说话时会因为紧张而结巴的人,而且常常因为没有自信,眼睛也东张西望,因此给人一种不太可靠的感觉。有一天,某一门课的教授请假,文锋第一个到达教室,听到助教告知他这个消息。后来在同学一个个进教室后,文锋对大家解说了缘由,大家也都听得很清楚,却有很多人迟迟不敢离开。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平常个性爽朗的同学走进教室,大声且肯定地说:“助教说老师今天有会要开,报告下次再交,今天停课了!”大家马上兴高采烈地一哄而散。这就是一件非常典型的因为肢体动作影响了自我形象,进而影响到他人观感的事情。
肢体动作是一个相当微妙的讯息传递途径,不单是传递给他人,也是对自我潜意识的讯息传达。如果一个人常有不自在的小动作出现,那不但会反映他内心的焦虑,甚至会因为内心的焦虑而使得这些小动作愈演愈烈。很多人都知道肢体动作的成因是发自内在,却忽略了肢体和感受是互相影响的。只要你尝试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保持稳定,内心的不安全感也会随之降低。
在开会报告的场合中,你应该看到过一些在台上扭抳作态的演讲者,虽然他们报告的内容不见得输给那些端正站姿的提报者,但是会让你聚精会神地收听并且感觉到专业的,绝对是那些端正自己的站姿、一字一句清楚报告、以坚定眼神和微笑注视着台下所有观众的演讲者。在潜意识中,你已经被他的肢体动作给说服了,而这些人也同时在运用肢体动作对自己催眠着:我很有自信。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就一直在接收他人的非言语沟通信号,并传送出自己的肢体语言。如果我们能提醒自己以正面态度响应这些信号,那么在谈判与沟通时,将能为我们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
停下来想一想
你仔细看过别人替你拍的照片吗?
你曾经看过别人模仿你的一举一动吗?
通过他们客观的观察,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小动作是平常不曾注意到的?
这些小动作对你是加分还是扣分?
如果你仔细删减你的缺点,并强化你的优点,就能通过行为举止建立更专业的形象。
重点叮咛
肢体讯息不只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观感,也直接深深影响自己的情绪。
试着让嘴角随时保持上扬五度,你会发现自己一整天的心情都会很好哦。
调整自我情绪最快的方式就是调整自己的肢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