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年期 Pueritia(前93—前 84年,恺撒 7—16岁)(12)

秦纳没有将女儿嫁给马略的儿子,而选择他的侄子,其用意就在于此。如果将女儿嫁给马略的儿子,民众对他的支持虽然不会改变,但是就博取元老院人士的好感而言,这么做只会造成反效果。由此看来,恺撒第一次的婚姻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婚姻。其实政治婚姻在当时的罗马上流社会极为普遍。但是,在 17岁的成人礼之前结婚,即使在罗马也算出奇地早。这是由于新娘的父亲有不得不急的理由,因为东方已暂时获得平静,苏拉只需渡过亚得里亚海就可回到意大利。

而恺撒作为新郎似乎并不清楚为何如此仓促地结婚。直到 40岁步入壮年期后,恺撒仍与母亲商谈政事,所以这次的婚姻恐怕也是他的母亲奥雷利娅在一旁大力促成的结果。

恺撒家族本身就是名门望族,理应归为元老院阶层。《尤里乌斯公民权法》赋予所有居住于意大利的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而正是恺撒家族的成员完成了这个划时代法案的立法,因此可见恺撒家族并不是不会变通的守旧派,而是拥有开明的作风。而他的母亲的娘家奥利乌斯 ?科塔家族也在此 10年间,展现出一种积极稳健的家族风格。另一方面,对罗马平民而言,宛如神话人物般的马略是恺撒的姑夫,因此,恺撒家族的成员在心理上认同平民派自是不难理解。

从恺撒母亲的立场来看的话,这是为生来便注定将要从事公职的独子的前途所作的决定。罗马政坛自格拉古兄弟以后,呈现元老院派及平民派两大政党并立的局面,如果想要立足政坛,就必须明确表示自己的立场。奥雷利娅为独生子选择了平民派,因为恺撒是马略的侄子,在相当程度上已被人视为平民派人士。而他娶秦纳的女儿为妻,更进一步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场。

其实早在与秦纳的女儿谈论婚事前,父亲已经替恺撒定了一门亲事,对方为“骑士阶级”,社会地位虽不如恺撒家族,但确实是罗马屈指可数的富有人家,对属名门望族却过着俭朴生活的恺撒家而言,这是个有利的选择。放弃这门婚事而娶秦纳的女儿,如果是在平时倒还说得过去,但在局势动荡时代作出这个决定简直是一场豪赌。由此看来,为恺撒一生增添了几许传奇色彩的赌徒性格,也许正是来自他的母亲奥雷利娅身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