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欧盟:将分崩离析(2)

欧盟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欧洲煤钢联盟,其首要目标是在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间建立经济联系,以预防再发生一次毁灭性战争。该组织成员包括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这些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它们希望将各国的经济财富捆绑在一起,作为一种维护和平的手段。其逻辑是,如果将各国基础工业置于联合监管下,那么单个国家将无力发动战争。几年后,这6国又创立了欧盟的中央管理机构,即欧盟委员会和欧盟议会的雏形,在经济联系之外又增添了政治纽带。随着一体化的加强,更多国家加入了:丹麦、爱尔兰、英国在1973年加入;希腊、西班牙、葡萄牙1980年加入;奥地利、芬兰、瑞典1995年加入;8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卫星国,以及马耳他、塞浦路斯在2004年加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2007年也最终加入。

整个过程中,接收新成员的决定总是需要对经济和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欧盟抱着削减俄罗斯势力范围的目的,吸引了一些前苏联卫星国的加入,后者则觊觎着欧盟的巨大投资出口市场。此外,在西欧国家的最初设想中,新加入国家将能发展为经济成熟、政治民主的国家。

然而,无论是初始成员国还是新加入国家,同一化努力都失败了。在腐败情况、创业便利性、经济自由度、预算情况、未来财政负担和经济周期等方面,西欧国家之间都还存在巨大鸿沟。即使是使用统一货币和政策的欧元区,同一化也没有发生。在人们的设想中,欧元区成员的经济步调将趋于一致—它们的经济将按照同一个周期运行,共同经历繁荣或危机—不过在现实中,分歧仍然存在。以同为欧元区邻国的希腊和意大利为例,尽管经历了2008年的危机,希腊经济仍实现了2.9%的增长(已考虑通胀);而在邻国意大利,经济则下降了1%。由于采用了欧元,两国将制定货币政策的任务委派给了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但2008年,没有某一种货币政策能同时适合双方的需要。一个正在经历繁荣,另一个则在衰退。如提高短期利率,或将有助于希腊抑制其4%以上的通胀,但那将使意大利的信贷干涸,从而造成更大损害。那么相反呢?降低短期利率,虽可以帮助意大利复苏,但将为希腊经济带来过热的威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