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第3讲推出了原型研究的理论支点:《红楼梦》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他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贾母原型是苏州织造李煦之妹、曹雪芹之祖母李氏;
贾政原型是曹雪芹亲生父亲曹頫;
“贾赦确实在小说里面是贾政的哥哥,在生活原型当中也确实是曹頫的哥哥,他和贾政之间他们是亲兄弟,但是他没有过继给贾母”(第3讲);
凤姐原型是曹雪芹的一位堂嫂;
《红楼梦》的人物大都是有原型的;
“说了半天,我想说什么呢?就是说贾蓉也有原型,贾蓉的妻子秦可卿也应该有原型。”(同上)
从逻辑学上讲,刘学运用的是最易犯以偏概全错误的不完全归纳法,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作为根据推出一般性结论,它的结论并不可靠。
具体而言,他只通过贾母、贾政、贾赦、凤姐四个有限数量的事实就推出“大都”二字。
《红楼梦》一共写了多少人呢?据徐恭时统计,有姓名称谓的732人。而今刘学用一个“4”概括了“732”。尽管他自称“我觉得我这个逻辑起码还是自成方圆的”(同上),然而我们单从他推论的形式上就看出他仅有一些零乱的线条,根本不成形状,更不成个方圆。
再则,上述推论只有第一步勉强得到承认,然后第二步就险了。红学界多数人赞同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只有少数人认为是曹頫的儿子。刘学用作前提的,恰恰是那个极有可能不对的少数派观点。
到第三步,他更在大节目上篡改原著,割裂了贾母与贾政、贾赦、宝玉之间的血缘关系:
“贾母喜欢她的孙子,因为根据封建社会的观念,儿子如果不是亲生的是过继的话,孙子就一定是亲生的。”
不用我多说,刘学自己已将篡改原著的行为暴露无遗了。
第四步呢?显示出刘学的逻辑其实很低级。他讲凤姐原型是曹雪芹的一位堂嫂,无非把小说中宝玉和凤姐的关系简单套用到作者生活中,这种连线游戏谁不会做呢?
综上,刘学第3讲为原型研究摆出的四条证据不具逻辑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