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政治上与葡萄牙相差不大,尽管经济上的抗击打能力比葡萄牙要强。它发生冲突的源头也是因为王位争夺:《萨利克法典》(倾向于采用男性继承人优先原则)是不是适合西班牙,按照这一法令,费尔南多七世的弟弟卡洛斯将是他的合法继承人,或是将王位传给他唯一的孩子—1830年才出生的伊莎贝拉。从技术上讲,伊莎贝拉显得更正统一些:尽管《萨利克法典》自1713年就已引入,但是它曾被卡洛斯四世在1789年国事诏书中废止过,尽管是秘密进行的;而且费尔南多在他女儿出生前5个月将这一事实予以公开,相当于是先一步下手。另一方面,当他于1832年患病时,形势变得很明显,他的弟弟卡洛斯已经拥有足够的权势来挑战伊莎贝拉,并迫使她的母亲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暂时撤销了国事诏书。费尔南多出乎意料的康复迫使卡洛斯逃亡到葡萄牙,但是内战此时已经或多或少地难以避免了。费尔南多最终在1833年9月去世的时候,卡洛斯表示他无意承认玛丽亚·克里斯蒂娜的摄政地位,并在10个月后返回西班牙,动员他的支持者(争夺王位)。如葡萄牙一样,西班牙王权之争带有意识形态的意义:卡洛斯是西班牙的米格尔,反动的“邪恶叔叔”;而他的嫂子克里斯蒂娜与“温和的”自由派站到一起,如马丁内斯·德·拉·罗萨,继而获得了更“激进”的民主党人的支持,后者希望恢复1820年革命的成果。内战同时也有地域上的划分:卡洛斯阵营在纳瓦拉地区的乡村以及巴斯克省实力强劲,伊莎贝拉倚仗的则是马德里的官僚和西班牙主要商业中心的金融家们。
向年轻的女王提供财政支持有4个原因,与葡萄牙的情形类似,可以通过向那些厌倦了越来越容易预测前景的英国和法国公债的投资者出售新的高回报债券来获得短期利润;但是,这些债券对于卡洛斯来说,要发行也是一样容易。支持伊莎贝拉的部分原因是出于外交考虑:1834年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和(后来的)法国达成的四国同盟协议似乎发出了模糊不清的信号:传统上对这个半岛拥有最大影响的两个国家将支持伊莎贝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西班牙(与葡萄牙不同)拥有一种难以抵制其诱惑的资产,它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足够作为提供贷款的抵押品:绵延阿尔马登到雷阿尔城西部的汞矿,这是当时世界两种主要贵金属的一种。在3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金矿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拉丁美洲用汞(或“水银”,罗斯柴尔德家族更乐意这样称呼它)来提炼银和黄金。这使得水银本身对于银行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关键的一点是,西班牙政府传统上都是将采矿以及出售水银的权利出售给私人公司,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在16世纪将它们抵押给了奥格斯堡银行家富格尔家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这些金矿在内战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控制在伊莎贝拉阵营的手里。最后,尽管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大大收缩,但是它仍然与其余的殖民地保持着利润丰厚的商业联系,最著名的就是古巴和菲律宾:前者尤其吸引罗斯柴尔德家族,因为它对于烟草贸易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