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上海(1)

1913年秋,上海丹桂第一台老板许少卿邀请王瑶卿之弟、著名须生演员王凤卿南下上海演出,20岁的畹华作为“陪衬”亦在被邀之列。能被邀请前往上海演出,对畹华来说自是一件欣喜异常的美事。因为京剧早在1867年便进入上海,随着上海日渐成为大都市,京津两地的京剧演员更加频繁南下,当时的上海实际上已成为南方京剧艺术中心。所以许多京剧演员都认为仅仅在北京走红还算不上是真正的红,只有去上海演出,且得到上海观众的认可,才称得上是真的红。

对于这次邀请,王明华似乎比畹华更加兴奋。很小的时候,她就从父亲和兄长那里听说过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对黄浦江边的万国建筑群更是神往已久,一直想亲眼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番大上海的时尚风情。所以从畹华接到邀请信的那一刻起,她便默默打点起行装,准备陪他一起去上海演出。然而畹华对去上海演出却有着复杂的心情,尽管在北京他已是各戏园争抢的名角儿了,但在精明的许少卿看来,能否靠他卖座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这次主要邀请的是王凤卿。因此,此次赴沪,挂“头牌”的是王凤卿,他只是“二牌”,连包银都是王凤卿三千,他一千八,其中四百块还是王凤卿竭力替他争取来的,他心底不免有些担忧。

“你就当去玩。”王明华递给坐在床边默然的畹华一杯热茶,轻轻笑着说,“看在凤卿大哥好心为咱们争取包银的份上,你也不该打退堂鼓。我听说他跟许老板说要在他自己的包银里匀给你四百块,许老板这才同意给你加了四百块包银,这会儿不去,倒有些不像话了的。”

“我不是因为包银的缘故,”他微微皱了眉头,不无惆怅地说,“在京城唱了这么多年,我对戏迷的欣赏口味还是有一点了解的,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现在我要面对的却是陌生的上海观众,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喜好,贸然前往,观众不买账怎么办?”

“你是担心这个?”她望向他莞尔一笑,“别忘了,你可是北京城首屈一指的角儿,连谭老板都对你赞不绝口,还怕上海的观众挑剔了不成?再说,一千八百块包银可不是小数目,现如今家里老老小小这么多张嘴都等你拿钱回来吃饭,这会儿说不去了,以后还上哪再寻摸这么好的机会?还有,这次去上海,接、送、吃、住都由丹桂第一台全包,很多演员挖空了心思想去都没人引荐呢!”

“可这次去了要是不能给上海观众留下好印象,以后再想挽回恐怕就难了。”他仍然充满忧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