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设计适当的挑战,让孩子体会失败,享受成功(3)

婴幼儿期

还记得儿子刚学走路的时候,因为步伐不稳定,所以看起来摇摇晃晃,但是我和老公还是放手让他自己走。有一次,儿子在路上跌倒了,我们两个就站在旁边看着他,让他自己慢慢站起来,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当时,旁边正好有一位婆婆经过,不客气地看着我们说:“你们两个怎么这么狠心,孩子跌倒了,也不扶一下。”我们夫妻俩互相看了一眼,继续走在儿子后面,看着他无所畏惧地向前走。

或许很多人会像上述的婆婆一样,认为我们是很残忍的父母,但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去完成各式各样的动作以及目标,大人们其实不应该干涉太多,只要确定周遭环境不会让孩子受伤,就应该让孩子自由地闯一闯。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跌倒,马上大声喊叫,孩子刚好出现哭泣声,父母以为孩子是因为跌倒、受伤而哭,其实不然,孩子可能是被大人的大声喊叫吓哭的。除非是卧病在床,否则孩子比我们想象的 要坚强许多,走路跌倒对他而言,只是个小挑战。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太累,所以一直抱着孩子,不让他练习走路;或是担心地上太脏,导致孩子生病,所以不让孩子爬;或是担心孩子乱玩、乱吃东西,而把孩子关在娃娃床上。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本来就应该多运动,因为多动才可以多学。如果父母没有给予他适当的运动或练习的机会,日后多少都会出现感觉统合的问题,因为他错过了感觉身体能力的时机。

在前面提到的感觉统合失调,简单地说,就是所谓的动作不协调,因为他在关键的发展阶段没有足够的刺激以及练习,所以他的身体动作没有办法协调。

一般来说,感觉统合能力差的孩子,学习状况也会比较差,造成他的注意专注力不容易集中,而自我行为控制也会较差。所以,在婴幼儿期的阶段,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多运用他的手、脚,并且多动多爬,让他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不要把他关在娃娃床上,也不要把他放在螃蟹车上,毕竟,这些保护措施或学步道具,对于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都是没有帮助的。

我曾经在幼儿园遇到几个上了小班还坐在推车上的孩子,其父母的理由是:“孩子不愿意自己走。” 孩子不常运动的孩子,会导致造成他们的肌耐力很不好,而肌耐力不好的孩子,当然也不爱运动。长时间下来,将会形成恶性循环。根据我观察,肌耐力不好的孩子,连一般孩子喜欢玩的溜滑梯,也感到兴致缺乏,因为他的身体不协调,无法保持平衡,所以他不敢玩。这些孩子不只是大肌肉能力不足,连小肌肉能力也差,导致手指无力堆积木,以及捏黏土,这些都是家长过度保护的结果。从小就放手让孩子去运动、去玩耍,否则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后,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解决这些原本很容易获得达成的能力。

不过,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平常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做什么运动呢?对于已经会爬的小孩,父母可以把家里的地板净空、擦干净,让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最好再买一些小玩具,例如,不是正圆的球。推了会滚,但是滚不远,孩子还可以爬过去,捡起来。

等孩子开始学习走路了,尽量带他到公园的大草地上练习走路,父母不要害怕草地的细菌会让孩子生病,因为他本来就要接触自然的环境,些微的细菌反而能够增加孩子的抵抗力,如果孩子在无菌空间里长大,只要和其他人接触,一定会马上生病。因为在他的生活周遭,细菌无所不在,大自然才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去,绝对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只要注意别让孩子抓东西放进嘴巴就好。

除了多运动之外,爸妈也可以跟孩子玩肢体游戏。例如,躺在床上,让孩子像滚香肠般滚来滚去,或是以荡秋千的方式,用双手一左一右抓着孩子的腋下,让孩子的双脚悬空,左右晃动,让孩子练习肢体协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