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折多山(3)

有时候,由于过了弯道或者拉开了距离,我和冲哥会看不见彼此。这时我会掏出一个口哨,使劲一吹,用尖锐的哨声告诉他我的具体位置。作为一路相依为命的伙伴,他也会回应一声尖哨。独行在能见度才区区几米的茫茫白雾中,听到一声回应,安全感才足以压制恐惧。

沿路遇到了几位骑友,也都走走停停,累得够呛。个别骑友已经开始猛灌红牛,甚至推车。山上云雾瞬息万变,时浓时稀,迎面走来两位施工者,他们说距离垭口只有2公里了。我一鼓作气骑了半小时,再一问行人,他们说距离垭口只有2公里了。我登时就泄了一半的气,踩起来都没那么带劲了。终于,转过一个急弯,看到了云雾中依稀的白塔与经幡,我才如打了鸡血一般,再度发力。

历经三个多小时的骑行,终于到达了折多山垭口。垭口大风肆虐,吹得经幡呼呼作响。远处的山坡上,写着巨大的“康定情歌”。我们利索地换下汗湿的衣裤,添上抓绒衣和外套。兴奋地拍照留念。一直被父母低估其体力的贝克,特意录下了一段视频:“爸,妈,你们看,我做到了!我凭自己的力量翻越了折多山。川藏线,我可以的!”

高海拔的垭口,风云瞬息万变。冷雨说下就下,大伙儿的热情刚燃起来,就被瞬间浇灭。雨势咄咄逼人,不到二十秒,就升级成了暴雨。我们只有匆匆收好相机,套上雨衣裤,被迫撤离。暴雨、陡坡、浓雾、低温、急弯,同期上演,危险系数直线上涨。全队列好事先就规定好的队形,开始放坡。

前人的经验是,7、8月入藏,风景最美,但恰逢雨季,所以也最危险。只是没想到,首次雨骑,就赶上了如此猛烈的暴雨。雨滴本就硕大饱满,加之单车的高速穿行,拍打在头盔和雨衣上噼里啪啦,甚至力透面巾,扎实地撞击着我们的嘴脸。被打湿的面巾偶尔还会紧紧黏住口鼻,让人无法呼吸。

急弯一个接一个,我们始终不敢松开刹车。溜到山脚处时,雨才基本停了——或者说,是我们甩掉了那朵浓厚的乌云。此时,冲哥的后刹已基本失灵,而果子由于对大雨掉以轻心,没有换上雨衣裤,全身被淋了个透湿。我们一边脱下雨衣,一边抱怨着坑爹的天气,却难掩兴奋之情。不全是因为征服了折多山——对于计划详尽准备周全的我们来说,折多山尚未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困难。使我们兴奋的真正重点在于:新都桥到了。

是的,期盼已久,声名远扬的摄影天堂——新都桥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