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2005年春天,我和女儿述把自从她1996年到美国留学以后我们之间的通信集结成一本小书,名为《母女对话录》。这本装帧简单、内容朴实的书只印了6 000册,悄悄地上市以后很快售完,受到读者的欢迎。我知道,这些读者中有的是我的朋友、同事,但更多的是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兴趣的、与我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对我和女儿之间的对话感兴趣,对我女儿的成长经历感兴趣。他们从这本小书中读到了他们想读的东西。

几年过去了,这期间,有许多朋友希望知道女儿和我现在的情况,希望读到《母女对话录》的续集。

《母女对话录》主要收录的是我女儿述在1996年初中毕业后去美国求学,2000年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那段时间我和述的通信。通信的时间截至2002年。在这些通信中,我和述讨论了她那几年面临的学习、择校和交友等问题。2005年,述完成了斯坦福大学本硕连读的学业,取得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运筹学的硕士学位,开始了她人生的新旅途。这几年,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我和述在新情况下以新的形式继续着母女之间的对话。

今天,把我和女儿这几年的对话写下来,一方面是应朋友们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我和女儿的对话依然很有趣,再现这些对话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现在,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入了世界一流大学,就以为自己是教育家了,到处写书演讲。我认为,这会给人们一个错误信号。因为,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学习,只是孩子人生长途上的一个加油站,只是奠定了孩子健康生活的基础。人生还有更多的复杂问题需要孩子去面对,需要父母去面对。我感到,对于女儿进入“后大学”时期遇到的就业、择偶、成家等一系列安身立命问题的处理,要比女儿的求学问题复杂得多,深刻得多,更检验着我们母女的智慧。所以,我们母女这几年对话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超过了《母女对话录》。我愿意和朋友们、和《母女对话录》的读者分享我们新的体会。

当我决定要写一本新的《母女对话录》时,发现完全用通信的形式已经不行了。因为这几年世界变化很大,进入E时代后,人们对话交流的形式也在与时俱进。电话和视频通话的形式增加了,文字的形式减少了,纸质的东西就更少了,我已经不能像当初写《母女对话录》那样把我和述的通信简单收集在一起就可以集结成书了。现在,我只能换一种形式,即用我能够找到的信件等文字材料,加上我的文字叙述来再现我们的对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再现我们这几年的交流和成长过程。好在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我的日记可以为我提供很清晰的资料,帮助我回顾我们这几年不平凡的岁月。

我仍然坚持真实的原则。这本书会像《母女对话录》一样真实。我不是写小说,不会去杜撰一些吸引人们眼球的故事,而希望真实地反映我们成长的轨迹。为什么说是“我们成长”?因为我认为女儿述和我都在成长,只是我们成长的速度不同而已。尽管有些真实发生过的事可能会显得幼稚可笑,但我们就是那样走过来的。讲真话是值得尊重的。如果读者们能够从我们真实的人生轨迹中感悟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我就感到欣慰了。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