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8.证券化陷阱套牢世界(3)

证券化的威力体现在繁荣时期的房屋净值贷款和住房建造贷款上。当美国国会取消了对非抵押贷款债务利息的减税之后,对第二套房的按揭贷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快速膨胀,因为房屋净值信贷额度的利息依然可以抵税。房主如果缺钱花,可以用自家的房子做抵押,以低成本和简便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贷款,随意买游艇、豪华车、珠宝项链等。到90年代中期,房屋净值贷款和住房建造贷款几乎增加了3倍。

于是,银行传统的保持资产负债表前提下的贷款模式,迅速让位给新模式——将贷款证券化并出售给广大的投资者。银行业这一新模式被监管机构全面认可,因为银行并不拥有贷款,也就不需要承担风险,但事实上,这些贷款所涉及的风险并没有消失,只是被转嫁到投资者身上了,换言之,风险实际上被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金融体系。

但是,最活跃的信用卡、房屋净值和住房建造的放贷人还不是银行,而是一些金融机构。因为贷款已经证券化了,这些金融机构无须吸收存款,所以不像银行那样受到监管机构的监控。如果金融机构破产了,纳税人不会受损失,只有金融机构的股东和其他债权人会亏损。因此,金融机构便为所欲为,越来越疯狂,甚至毫无顾忌地降低或完全违背传统的贷款标准。

接下来发生的事件,敲响了有关限制证券的警钟。拖欠债务、违约以及个人破产案例开始增加,不应该得到信用卡以及房屋净值贷款的家庭首先陷入困境。这些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曾经引发了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从东南亚负债的经济开始,一直延伸到俄罗斯,最终导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崩溃。1998年秋季,有几天市场上所有的交易都停止了。在美联储调降利率、房利美和房地美迅速购买大量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给市场提供了急需的流动性之后,恐慌才告平息。然而,证券化浴火重生,借金融创新的活力,10年之后,变本加厉,催生了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后续的全球金融危机。

下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既然这些金融衍生品带来的的证券化后果如此不堪,为什么美国和全世界的投资者一直无所警觉,趋之若鹜呢?

这里必须推出华尔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幕后角色——评级机构。整个金融体系里,评级机构扮演着金融市场“看门人”的角色,通过“评分”来反映相关资产投资的风险度,他们亮出的“3A”评级被视为安全投资的黄金标准。享有权威地位的美国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Fitch)这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债券评级市场的份额高达98%,但是它们为虎作伥,干了大量诱人上当的丑事。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中,美国华尔街引爆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欧洲联盟国家,还是英国或是日本,或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以及是坐享石油美元的中东,或者说是新兴崛起的金砖四国等国家,都蒙受强烈震撼和惨重打击。世人比拟为“金融海啸”。

可是,始作俑者华尔街,高管的超高薪酬模式并未改变。美国政策研究所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获得最多救助金的前20家金融企业共向其最重要的5位高管支付了价值32亿美元的薪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