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国君主同一天到达逢泽(7)

庞涓微微一笑:“中山国,可是一块肉也。”

“中山侯去了魏国?”

庞涓点点头:“此刻,魏王只怕正为中山侯洗尘接风。”

燕文公默然有顷,爽朗大笑:“好!本公且看看魏王才具。”

正在此时,逢泽大道上烟尘大起马蹄如雷。探马飞报:赵国君主赵侯率领两千精兵赴盟。庞涓笑道:“敢请燕公一同迎接赵侯如何?”

“有上将军迎接赵种足矣。本公不劳上将军相陪。”燕文公望着遥遥而来的“赵”字大旗,轻蔑地冷笑。

庞涓高声命令:“导引官,领燕公入行辕歇息。”

红衣骏马的导引官高擎红蓝两色的“燕”字大旗,在燕文公车驾前走马前行,燕文公车队辚辚进入了行辕区。

庞涓自然清楚,燕赵两国为争夺河东太行山地区的中山国,已是势如水火,若非魏国从中斡旋,两国早就该兵戎相见了。在燕赵之间,庞涓是喜欢赵国的。倒不是因为赵国与魏国同属“三晋”,庞涓本来就不是魏国人,没有老魏人的这种俗念。庞涓看中的是立国不到五十年的赵国的英锐之风,蔑视的是六百年燕国的老朽之气。论实力,赵国吞灭中山国并打败燕国是完全可能的。但魏国却不能支持赵国,因为那样一来,赵国就会成为堪与魏国匹敌的一流强国。为了使其他六大国的实力维持现状并始终和魏国强大的实力保持较大差距,庞涓向魏王提出了“扶燕抑赵”的策略,将魏国斡旋燕赵之争的基点定在防止赵国强大上。虽然这与庞涓的认知倾向相违背,但这是庞涓身为魏国上将军所必须具有的忠诚谋国的精神。否则,他庞涓何以堪称赫赫鬼谷子先生的第一高徒?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