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的父母来迟了,酒席承办商应该很快就到了,弗雷德很生气。”你知道为什么弗雷德会生气,也知道他生气不是因为酒席承办商还没来。在你的联想网络中,生气和不准时被看成是可能的因果关系,但生气和盼望酒席承办商来的想法却没有这种联系。在你读到这句话时,脑海中马上就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故事,你立即知道了弗雷德生气的原因。找到这种因果联系是理解一个故事的一部分,也是系统1的一种无意识行为。而系统2—也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在接收到这个主观理解后,也接受了这种因果关系。
纳西姆·塔勒布所著的《黑天鹅》一书中,有一个故事阐明了对因果关系的自主研究。他指出,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在伊拉克的藏身处被捕的那天,债券价格就开始上涨。早晨时,投资者显然想投资更安全的资产,而且彭博新闻社(Bloomber News)打出了这样的头条:美国国债上涨,萨达姆被捕不会遏制住恐怖主义。半个小时后,债券下跌,标题修改为:美国国债下跌,萨达姆被捕刺激风险资产。显然,萨达姆的被捕是这一天的重大事件,因为自主搜索原因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思考,这件事就成了那天市场变动的原因了。这两个标题表面来看好像可以作为解释市场发生振荡的原因,但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作出解释的那条陈述其实什么都解释不了。事实上,所有的标题都要满足我们对逻辑连贯的需求:一件大事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对其作出解释。我们对那天发生的事情所知有限,于是系统1便熟练地将这些知识片段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因果关系。
请读这个句子:
在纽约拥挤的大街上逛了一天,欣赏完美景后,简发觉自己的钱包丢了。
研究人员对读过这个句子的人(这些人同时也读过许多其他故事)进行了一次突击性的回想实验,发现这些读者认为“扒手”这个词比“景色”一词与该句子联系更紧密,尽管后者在句子中出现了而前者却没有。联想连贯性原则告诉我们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丢钱包这件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钱包从口袋里掉了出去,或者落在了餐厅等。但是,丢钱包、纽约以及拥挤的街道三种想法同时存在时,这些读者都把丢钱包的原因指向了扒手。在那个喝汤的故事中,无论是第一位喝汤顾客在服务生碰他时做出的极端反应还是另一个顾客在喝汤时往后退,其结果都将对最初那次惊讶反应作出联想性关联的解释,因此整个故事看上去也是合理的。
比利时的贵族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米乔特(Albert Michotte)在1945年出版的一本书(1963年被译成英文)中颠覆了几个世纪来关于因果关系的思考,使人们至少回到了休谟对想法关联的研究时代。过去人们普遍接受一个观点,即我们通过对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反复观察,推断其在自然状态下的因果关系。我们曾无数次看到一个运动中的物体碰触另一个物体,使之随即开始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同(也并不总是相同)。这和台球相撞的情形一样;同样,当你推一个花瓶时,也会发生同样的事。米乔特却持有不同观点,他说我们能像看见颜色那样直接“看到”因果现象。为了展示自己的观点,他在纸上画了一连串黑色方块,让这些方块看起来像在连贯地运动,一个连着另一个,而这些方块也立即动了起来。那些观察者知道二者其实并没有真正相连,但他们却有种强烈的“因果关系错觉”。如果第二个物体马上开始移动,他们就会认为这个动作是由第一个物体“引起的”。很多实验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会将许多事件及其续发事件看做有因果关系,而续发事件一旦发生改变,他们就会觉得惊讶。我们显然从出生时就对因果关系有感觉,当然,这种因果关系并不依存于理性思维,它们是系统1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