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异。良以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廓尔。故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风相水相不相舍离。又经云。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各。又大集云。生死涅槃二界平等。即是佛界。此中交彻双融夷齐。一贯等正显二法不二之语。彻通融和夷平齐等贯通也。对文可见。然上四门旨趣微妙。初则标本以彰末。使万有星罗于义天。后则摄末以归本。俾群象泯同于性海。乍舒乍卷或存或亡。法乃同时义无前后由是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圆实之旨其在兹焉。问初叙一心。后辨二门不二。亦即一心初后何别。答初之一心心当能起。后之一心心当所归。虽前后体同。且始终义异。但以本是一心离名绝相。由其迷悟万法随生。生法本空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由是论依法说。疏约论明次第四门故无所越。一论之旨其在兹焉
但以下明造论因由二。今初反显者。欲显菩萨造论。先明不假论。时如来在世。即时胜缘胜根熟易调。即根胜行胜。谓牟尼释尊成道已来。未涅槃时法化流行。圣贤辅赞人根成熟性行调柔。非一佛所种诸善根。于无量劫久植德本。一禀下明根行胜相不须再闻。故言一承顺圣旨。故云禀尊言者。八音四辩金口亲宣。闻而获益逮无生忍。故云悬契。又悬者。远也。不必亲从金口。但展转传闻。如身子闻马胜因缘。目犍连承舍利转教。此之根性尚不藉结集之经。岂假菩萨造论。故下论云。若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大师下正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