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假如医学家成为上帝(3)

故事的情节 作品以四封信为开篇。这些信件叙述了作者在北极探险时所遇到的一个怪人讲述的故事。沃尔登是一位追求科学新知,渴望极地探险的英国青年,他作为队长组织了一支探险队赴北极去探险航行,在冰原上巧遇了一位相貌丑陋的怪物人和科学家弗兰肯斯坦,这个怪物人就是弗兰肯斯坦一手制造的。

在西方,弗兰肯斯坦是“邪恶科学家”的别名,他们通常脱离“科学共同体”的监督和社会伦理的审视与评估,但凭着个人聪慧与好奇心的驱使,私下进行“造人”实验,结果酿成巨大的人类悲剧和终生的忏悔。故事揭示了作者的生命领悟。玛丽认为人具有双重性格 ——善与恶。长期受人嫌恶、岐视和迫害会使人变得邪恶而干出种种坏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一位19岁的少女,在热恋中写下这样鲜活而深刻的作品,不禁让人惊叹,其实,玛丽?雪莱笔下的虚构场景与当时的科学意识和技术理念息息相关。当时的英国知识界流行着一些“自我繁殖”的实验故事,生命可以自发地从无生命或死亡的物种中产生,传说伊拉兹马斯与安娜 西沃德曾经在一个玻璃器皿中按照“艺术的配方”混合了牛肉汤和土豆糊,能孵化并生长出人来。后来,由于安娜在摇动那个“怀孕的瓶子”(试管婴儿的早期想象)时太不耐烦,那个婴儿又熔化“回到他父母的原形”。其次,在当时电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电可以起死回生在当时是一种强烈的信念,意大利医生路奇?高万尼曾经公开演示用带电的金属棒接触失去心跳的青蛙腿使之收缩,所以用电激活死尸是合理的。19世纪初叶,英国正在成为全球霸主和世界工厂,发明家每天都在公布新的发现,探险家从海外带回奇珍异宝,异国的传说与风俗,这是一个充满着乐观、发现、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大胆想象的时代。

故事还在发展,与弗兰肯斯坦冰岛相遇时,怪物已经直接杀死了三个人,他们是科学家的小弟弟,爱妻和同窗密友,还嫁祸于人而间接杀死了科学家的佣人。此时,弗兰肯斯坦为追捕这个经他制造的怪物人来到北极圈,并且先于那个怪物人而毙命,而那个内心充满矛盾的怪物人看到死去的造人者,决定登上火化的柴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也印证,他并不是天生的恶魔,怪物刚刚诞生时还是十分热爱这个世界的,他躲藏在山里并学会了使用火,并遇到隐居在山中的一位盲爷爷和一对青年男女,由此受到感动,开始热爱人类社会。怪物白天趁青年男女外出时偷偷帮助盲爷爷打柴,并偷出书来自学了阿拉伯语和法语等各种语言,阅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大量文学和哲学名著,于是开始渴望艺术和爱情。但他同时又十分感慨自己现在的情况,认为“撒旦才代表我目前的处境”,强烈地希望能够改变现状。于是怪物潜入这一家中,发现只有盲爷爷在家,便与之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这时青年男女突然归来,小伙子气愤地把它打出门去。这严重地伤害了怪物的自尊心,他冷静后想到,自己与其向别人求情,还不如去找缔造者。但它刚一出现在大街上,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打骂,屡屡遭到大家的厌恶和恐惧,甚至有人朝它开枪。怪物终于丧失了最后一丝善良,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它的制造者  

人们不禁要问,这场悲剧究竟是谁之过? 首先,为什么要造出一个弗兰肯斯坦怪物?仅仅基于好奇心,基于创造力第一的理念,一种乐观的科技无条件有益于社会的假设,想当然地扣动了“扳机”,启动了造人术,制造了这个怪物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做纵深的省思,他只顾得意于自己的惊天创造。这本书不可避免地表达了对于过度追求技术奇迹的不恰当性。作者借主人公之口传达了这个彷徨与彻悟。

弗兰肯斯坦在弥留之际这样述说:“我一直在反省过去的所作所为,我认为是无可指责的,凭着一阵疯狂的技术热情和发明冲动,我造出了这个有理性的生物,因而我就对他承担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竭尽所能保证他的幸福安康,不错,这些都是我——一个造人者——的义务,但是,我还有比这更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对我同类的义务,我更应该把这个责任放在心头,因为这关系到更多人的幸福和痛苦。”这里又产生一个新的疑问,弗兰肯斯坦这样的普通科学家是人还是上帝?如果科学家扮演上帝,这个世界将会如何改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