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大军尽东去(2)

其实早在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隋文帝杨坚就试着打过一次高句丽。可出兵时机不对,汉王杨谅率领30万大军碰上了辽西走廊连绵的阴雨天气,导致全军粮草不济、士气低落,未战先溃,无功而返。当年曹操也碰到了这样的天气,才不得不丢下大军,率精锐骑兵抄小路出卢龙塞偷袭,一举击溃乌桓;此后司马懿再征辽东,运气好,赶上了辽西六七月份的雨季和八九月份冷空气来临之前的好天气,一战而平公孙氏。曹操北征乌桓和司马懿远征辽东,真正的作战部队都在四万人上下。兵贵精而不贵多,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区域性突袭战的数字。

杨坚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对辽东的政策,就是拉拢收买、分化打压,以外交手段为主,小规模的军事打击为辅,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而今杨广头脑发热,光是军队就集结了上百万,再加上被征发来运送粮食的民夫、充当苦力修筑营寨的罪犯、一路同行观光旅游的后宫团、仪仗队、观摩团、使节团,乱七八糟全都算上,少说也得有200万人。人一多,就会严重拖慢战斗部队的推进速度,再无可能出其不意地给高句丽以致命打击。

再看地利。

曹操和司马懿远征时,从幽州通往辽东的滨海道(辽西大道)还是一条没怎么修缮建设的荒芜之路。经过十六国南北朝的不断修整,尤其在兴起于辽东的慕容鲜卑政权和后来的北燕经营下,辽西大道的交通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辽西走廊毕竟只有狭长的一条路可供通行,根本不具备百余万大军扇面铺开、几路并进的条件。

另外,在冷兵器时代,后勤运输永远是大军出征最难解决的问题。军队越多,后勤压力就越大,杨广还带着后宫、百官、使节、僧道、仪仗队等大大小小数十个观摩团,且不说集结调度发号施令难,光是这么多人吃喝拉撒,全都挤在狭小的辽西走廊,熏都要熏死一片。大量非战斗人员的加入,使本就狭窄的滨海道愈加拥挤,严重耽误了行军速度。

再看人和。

出征之前,就有不少大臣反对杨广炫耀国威、意在“逼降”高句丽的方略,就连兵部尚书段文振也提出了异议。段文振是三朝名将,曾跟随杨广西巡青海,深得杨广的信任和重用。他认为辽东地处边远、气候苦寒,冬季严寒、夏季多雨,道路不畅、路途遥远,极不利于大军展开,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不能在夏天的雨季和深秋寒潮来临之前结束战斗,就会使全军陷入被动。因此,他建议杨广坐镇涿郡大本营,另外选派精锐将士海陆并进直取平壤,用最快的速度对高句丽实施打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