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才华横溢、气度不凡,有工作能力,又有家族背景,而且他提出来的建议,充分展现了一位杰出外交家和民族问题专家的胸襟和眼光,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有大才。
杨广也是一个很大气的人,大气的皇帝遇到大气的臣下,在不存在猜忌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重用呢?因此,这次北巡塞外,杨广就把裴矩带在身边,充当高级外交顾问。
裴矩也很清楚杨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位盛年即位、天纵英才的皇帝,绝对不是个老老实实的守成之君,北巡塞外,与其说是炫耀国威,不如说是溜达一圈,看看有没有找事儿的机会。
上有不安分的皇帝,下就有投其所好的大臣。
裴矩才能一流,摸领导心思的本领也是一流。他很快就听出了杨广的弦外之音——大隋朝的三大外患中,正北面的东突厥已经归附,西北面的西突厥处罗可汗也亲赴长安称臣,只剩下东北面的高句丽还在称王称霸;在东突厥打完契丹之后,高句丽不但没有所收敛,反倒暗中勾结东突厥,意在对抗大隋!这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更何况,高句丽还霸占着辽东,那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管辖之地!
于是,裴矩向杨广提出了一条看起来十分稳妥的建议——用外交警告加武力威慑的手段,来逼迫高句丽臣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杨广同意,立刻执行。
很多人觉得,正是裴矩的这个建议,引发了后来的三次远征高句丽,使原本强大的隋朝陷入了外战的深渊。任何一场战争的失利都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而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裴矩的错误建议。《大唐双龙传》更是把裴矩(石之轩)的这一行为,写成邪道蓄意颠覆隋朝的阴谋。
当然,如果我们站在杨广和裴矩的立场来看这件事,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胡萝卜加大棒,是隋朝的既定国策,只不过杨坚那会儿是胡萝卜多,大棒少;杨广即位后,就憋着劲儿想要耍耍手里的那根大棒。东突厥和西突厥都臣服了,放眼边疆,就只剩下了一个高句丽。在君臣二人看来,与突厥相比,高句丽不论在国力还是战斗力上都要稍逊一筹,自然可以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政策。上回打契丹,高句丽没吱声;这回正式派人去警告,他们一定会服软。看起来,裴矩的建议,既符合隋朝的既定国策,又满足了杨广挥舞大棒的欲望,本身并没有错。杨广见裴矩这个外交民族问题专家的建议跟自己的想法在路线上是一致的(先礼后兵),故而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