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才女本色是诗人(6)

回到北京的梁思成接受了“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的邀请,成为了法式部主任,林徽因担任了学校的校理。“中国营造学社”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民间学术机构。

他们在靠近东城墙的北总布胡同租了一个四合院,这里环境僻静,徽因很是喜欢。就这样,在这个胡同里,徽因开始了他们相对平和稳定的生活。比邻而居的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教授—金岳霖。朋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金”。这一年的徽因,在这个简单宁静的小院中,确定了自己的事业和目标,和思成一起,诗意地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香山诗魂的悠悠情思

1931年夏天,思成把徽因送到香山养病,思成和再冰也陪着徽因一同来到这里。他们住在香山半坡上的“双清别墅”,这里有竹林清泉、亭台花丛,金时就被称为“梦感泉”,清朝年间乾隆题刻“双清”。直到1917年,熊希龄在此建了一座别墅,就以“双清”命名。徽因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花季,香山的风景犹如她心中的悠悠情思,绚烂了整个夏天。

夏季到来得总是很突然,好像是一夜细雨过后,满眼都是盎然绿意。夏季的风景热烈耀眼,就像是一首动人的情诗—韵律恰到好处,情思绚烂绵长。别墅前后的山花开得正好,矮墙上蔓草葱茏,院子中的一池荷花正含苞待放,绿荷叶密密匝匝地掩着整个池塘,游鱼嬉戏,水面荡起了涟漪。山风轻轻地吹拂着,虫鸣鸟啼,充满了夏日时节的闲趣。

梁思成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上山来陪陪徽因,他把家里的一些藏书也送到山上来,准备做一些考据工作,但是他又不想让徽因过度地看书和写作,时常拉着徽因去山上随便走走。

香山的山路平缓,树木花草铺满了整个山岩,空气里特有的泥土和松柏脂的清苦味道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千年时光如一瞬”的遐想。远山之间,星星点点的古建筑点缀其中,如画,如诗。

徽因笑着对思成说:“这样的风景,总会让人忍不住作诗吟唱一番。”思成说:“那你就写一写,也让我这个不懂得美的人欣赏一下文字的画作。”

其实,早在去香山养病之前,林徽因就为徐志摩刚刚创办的《诗刊》写了三首爱情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这些诗是徽因以尺棰为笔名发表的,看着发表的刊物,徽因非常高兴。一首清丽的情诗《那一晚》,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美丽与哀愁得不落俗套的女诗人: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读书导航